永嘉文物——乌牛王宅宋桥
标签:
旅游文保单位宋桥永嘉乌牛王宅宋政和五年 |
分类: 古建筑 |
永嘉县乌牛镇(现乌牛街道)王宅村有一个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宋桥”。
首次接触到“王宅宋桥”是在查阅“中国永嘉”政府网站,在介绍乌牛镇的网页中有: “境内的东蒙山、乌牛纂是道教胜地,谢灵运、徐霞客、王十朋等都留下足迹。其他历史古迹有王宅宋桥等。”
后查了永嘉县文保单位名录,果然看到在2003年1月3日永嘉县以永政发[2003]1号文公布了39个县级文保单位,其中有“古建筑”“宋桥”,位于“永嘉县乌牛镇王宅村”,时代为“宋--清”。
王宅是一个行政村,是乌牛镇政府驻地。位于乌牛溪(永乐河)冲积平原,是东蒙山北麓山间平原南北两河道在冲积平原交汇处,河网交织,桥梁众多。
那一座是宋桥呢?
纵观王宅村的建筑,多是近一、二十年的建筑,能通车的桥梁也都是2002年前后建造的钢筋混凝土桥梁。
唯一有可能被认为“宋桥”的桥,是大榕树下,一座横跨在王宅与孫宅界河上的小石桥,河流来源自岭下村的岭下溪,自西向东经过鸭鹅村、西垟村,到王宅村,过乌仁路后转向南,过小桥后约30米处与另一条来自吴岙的吴岙溪,自西向东经过南湾、西垟村,到王宅村,过
大榕树在河边生长特别茂盛,虽然还不到一百年。尚不够列入古树名录,但树冠直径已经达到20米,把小石桥盖得严严实实,发达的根系也把河堤岸鼓得歪歪扭扭。
http://s5/mw690/001XhTC6zy78MSpDxMod4&690
http://s11/mw690/001XhTC6zy78MSqDj183a&690
http://s4/mw690/001XhTC6zy78MSrkQfhd3&690
http://s13/mw690/001XhTC6zy78MSsfYAY6c&690
http://s12/mw690/001XhTC6zy78MStkOPFbb&690
http://s8/mw690/001XhTC6zy78MSu2VRte7&690
虽然是座小桥,但在5、60年前乌仁路未开通时,这里却是乌牛溪流域到瓯江渡口上温州城的必经之路。小桥两端分别与王宅和孫宅的老街相连,孫宅的老街是通往乌牛溪上游仁溪的要道,王宅老街是通往乐清新桥及瓯江渡口的要道。目前仍是王宅和孫宅之间来往通道之一。
这座石桥是唯一可能成为“宋桥”的桥。但以前,我对此桥是否是宋桥一直抱有怀疑态度。因为这座桥没有名称,在桥的附近始终未找到“宋桥”这一县文物保护碑。拜访了许多附近的老原住民,多不知道这是宋桥,只知道石桥在2003年以后被冲垮,为了交通方便,在未冲垮的桥墩上铺了钢梁和钢板,2015年,桥面又被大水损坏过一次。
我探索了好几年,直到我亲眼看到了刻有“宋政和五年”的石梁,才确信这座残石桥就是2003年被确定的文物保护单位“宋桥”。
http://s8/mw690/001XhTC6zy78MSelo9N37&690
http://s1/mw690/001XhTC6zy78MSDuMFOa0&690
http://s4/mw690/001XhTC6zy78MSEgq7963&690
http://s16/mw690/001XhTC6zy78MSEZgw7df&690
http://s5/mw690/001XhTC6zy78MSFKiUY74&690
http://s5/mw690/001XhTC6zy78MSGm8e0b4&690
http://s14/mw690/001XhTC6zy78MSGZBNj7d&690
对于这座“宋桥”在文保单位名册中渐渐消失,感到十分惋惜。
“政和”为北宋末代皇帝徽宗的年号,政和五年为公元1115年。温州地区的快速发展是在宋朝政治中心南迁以后,建筑遗存也大多为南宋以后,真正北宋的遗存建筑十分少见,桥梁史家认为北宋前的石桥才能称为古桥。
“宋桥”是一座具有九百年历史的古石桥,是一座宋桥,是一座北宋时期的古桥。
永嘉县最古老的桥为宋桥,另一座宋桥是1983年公布为县文保单位的永嘉县岩头镇协岙村普安寺前河道上的“永庆桥”(一说“永度桥”),但那是南宋“大宋庆元三年”(1197)的桥,比王宅宋桥晚了82年,而且是南宋的桥。
查相关资料,列入温州国宝单位的桥有五座,除苍南护法寺桥外均为南宋及以后桥梁。护法寺桥位于苍南县望里镇护法寺村内河之上,建于北宋元祐三年(1088年),为三孔梁式石桥。桥呈东西走向,长10.3米,宽2.3米,通高3.9米;其中中孔净跨3.75米,左右两孔净跨2.25米。
“王宅宋桥”与护法寺桥相比,无论年代和规制都相差无几。但一座是国保单位,而另一座却即将消亡。
温州市属于市县区级文物保护单位的桥有46座,其中宋桥14座,而北宋时期的桥才5座。
永嘉是文物大县,现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4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5处,县级文物保护单位103处,以及139处文物保护点。是温州各县区中最多的。永嘉又是经济不是太发达的地区,用来进行文物保护的经费也十分有限。县文物管理部门对永嘉县的文物保护真是心有余而力不足。
其实,要修复“王宅宋桥”还是有条件的。其一,古桥构件没有丢失;其二,一半桥梁还在使用,修复有参考;其三,文物管理部门可以换个思路考虑,不妨看看各乡村建公园、建登山步道、建祠堂的经验,成立一个宋桥修复委员会,搞搞募捐,无非是桥修复后,在桥边多竖一块大石碑,广刻募捐者的姓名。
又笔:
今见“光绪永嘉县志”卷三 桥梁 有“埭头桥 在三十六都宋政和乙未建”的记载。21017年8月19日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