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福建省第十五届运动会田赛D组裁判工作细则--张炳川、吴文明

(2014-10-24 19:44:08)
标签:

体育

分类: 工作细则

福建省第十五届运动会田赛D组裁判工作细则

张炳川、吴文明

一、工作任务

在田赛裁判长领导下,根据最新版的2014—2015年《田径竞赛规则》和福建省第十五届运动会田径竞赛规程相关规定,按照比赛日程规定的时间,遵守严肃、认真、公正、准确的工作原则,准确无误地完成投掷项目裁判工作,确保比赛的顺利进行。

田赛D组人员设置与分工

序号

工作岗位

裁判员人数

裁判员姓名

1

举旗主裁判

1

张炳川

2

记录裁判员

1

耿美丽

3

器材管理裁判员

1

吴文明

4

时限裁判员

1

曾卫忠

5

外场裁判员

2

 沈瑞球、

金锋

6

运动员管理裁判

1

 张密才、

廖金琳

7

电子丈量裁判员

1

李旭东

8

电脑终端操作员

1

另派

9

志愿者

3

 

 

 

 

裁判员共9

 

 

 

 

 

 

 

 

 

 

 

 

 

 

 

 

二、工作职责

1、主裁判职责

1)领导裁判组的工作,分配裁判员的岗位及任务,制定裁判工作细则。

2)组织裁判员学习竞赛规则相关内容及竞赛规程、竞赛须知等文件。

3)了解参赛运动员的人数、项目的单元安排、各单元的比赛时间、运动员的报名成绩、本项目的记录等。

4)带领裁判员检查比赛场地、器材和仪器设备等,领取裁判用具。

5)赛前组织培训裁判员,统一裁判工作方法,提出工作要求。

6)组织裁判员按比赛分工及裁判工作流程进行实习,熟悉裁判工作期间各环节的衔接与配合,提出预案和解决总是的方法。

7)组织联调工作,协调与检录处、赛后控制中心、竞赛秘书组、场地器材组、现场指挥等裁判组的工作配合方法。

8)听取技术官员、田赛裁判长的建议、意见,及时改进裁判工作。

9)赛前、赛后校对激光测距仪.

10)接收运动员并提出比赛的有关要求。

11)判定运动员的试掷是否有效。

12)掌控比赛进程,协调全组裁判工作,及时处理比赛中有争议的问题。运动员创纪录时请田赛裁判长、技术官员审核场地和成绩。

13)审核前三轮成绩及重新排定的试掷顺序。

14)比赛结束时审核运动员的成绩与名次,与计算机终端操作员校对确认录入的成绩与名次。

15)组织本组裁判员的进退场。

2、记录员职责

1)登记每次试掷的成绩或犯规符号等。

2)告知计算机终端操作员下一试掷运动员号码。

3)第三轮比赛结束后,统计成绩并排定后继轮次运动员的试掷顺序,经主裁判确认后通知相关人员。

4)比赛结束后统计排定运动员的成绩与名次,签字后交主裁判审核签字。然后请田赛裁判长、技术官员签字,并把记录表送交竞赛秘书组。

3、器材管理裁判员职责

1)管理比赛器械,并发放给试掷运动员。

2)回收运送到场内的器材,清洁后放置器械架上。

3)维持内场秩序,保证比赛的安全。

4、时限裁判员职责

1)计取运动员每次试掷的时限,准时开启计时器。

2)当试掷时限剩下15秒时举黄旗示意,时限到时放下黄旗。

5、外场裁判员职责

1)判定铅球、标枪、铁饼的准确落点位置。

2)放置运动员的最好成绩标志牌。

3)将铅球、标枪、铁饼运至投掷区外交给志愿者,让志愿者运回。

4)根据判定的准确找到落点位置。

6、管理裁判员职责

1)运动员进入比赛场地后,对运动员进行管理,协助主裁判组织运动员进行赛前练习。

2)比赛开始前配合现场指挥介绍运动员。

3)管理裁判员根据比赛顺序,提醒运动员做好试掷前的准备工作,监督运动员在比赛中是否有违反规则的行为。

4)陪同请假运动员离开比赛场地并将其带回。

5)带领完成比赛任务的运动员到赛后控制中心。

6)维持内场秩序,避免与其他比赛项目在场地上发生冲突,保证比赛的安全。

7、电子丈量裁判员

(1)    比赛前,应与有关技术人员会面,熟悉各种仪器。

(2)    比赛前,必须检查测距仪器的安放,以及技术人员提出的技术要求是否能达到

(3)    为保证该测距仪器正常工作,在下一个项目比赛的前后,将和裁判员一起,在裁判长的监督下(如有可能,该项目的技术官员)使用一个经过标定检验的钢尺对一组电子测量成绩进行检测。检测后应当出具一张合格表,并由所有与测试相关的人员签字后附在成绩单后面。

(4)    比赛后,全面负责操作该测距仪,并向田赛裁判长报告,证明该仪器的准确性。

三、工作流程(见下页)

投掷项目裁判工作流程

 

赛前工作                    赛中工作                    赛后工作

 


 

学习规则、规程等         裁判员按时入场,工作就位    整理场地、器材

 


 

分工、明确职责              检查场地器材情况等         裁判员整队退场

                    

 

制定裁判工作细则         按时接收比赛运动员,宣布    进行工作小结

                         注意事项

 

检查场地器材             组织运动员按比赛顺序进行    准备下一比赛单元工作

练习,每人试掷1—2

 


 

进行工作联调         赛前5分钟停止练习,介绍    比赛结束主裁判组

                         运动员                      织裁判员总结

 

组织联调与各方协调关系 裁判员按规定进入各自岗位    清理归还所借物品,

做好离会善后工作

 

准备比赛工作用具表格     准时比赛,撤离停赛标志

时限员开始计时

 


 

内场裁判员(主裁判)判定成功与失败

 


 

运动员完成前三次试掷后,按前8名成绩进行排序,试掷顺序与排名相反。

 

 


 

       管理裁判员在运动员完成前三轮试掷后将没有后继比赛任务的

运动员带到赛后控制中心

 

              运动员超记录及时通知田赛长、技术官员核查

 


 

    运动员在比赛中有违规,及时报告田赛长,如遇请假、兼项请假按规定执行

 


 

比赛结束后记录员对运动员比赛成绩核对无误,经主裁判、田赛长、技术官员审核签字。记录员将成绩单交竞赛秘书处。

 


 

管理裁判员在比赛结束时将所有运动员带到赛后控制中心,成绩记录员交决赛项目成绩表。

四、裁判工作方法

(一)赛前

1、主裁判根据每名裁判员的特长,定岗,定位,明确职责。

2、在主裁判的组织领导下,学习竞赛规程和规则有关章节,统一对规则的理解。

3、研究裁判方法,现场实习,熟练地掌握岗位工作方法,以及各岗位之间的相互配合。

4、检查场地与。器材设置,领取裁判用具。

5、根据比赛现场情况,绘制场地、设备布置图,以及确定裁判员集合地点、时间、进出场的具体路线等。

6、写出比赛所需的物品,交器材组作准备,同时备注每一组别比赛所使用的器材规格与重量。

(二)赛中

1、全体的裁判员提前1小时到达比赛场地,主裁判向田赛长报告本组出席情况。

2、按照比赛场地布置图及时布置比赛场地

3、按照田赛检录的时间,由管理裁判员和记录员到赛前控制中心进行检录,并将运动员按规定时间带进场。

4、全组裁判员在主裁判的带领下,按运动员入场时间(提前40分钟)整队入场,各就各位作好比赛的准备。

5、运动员带入比赛场地(提前35分钟)交主裁判,核实检录情况后,向运动员提出比赛要求,并组织运动员练习性试掷,每人12次。

6、赛前5分钟停止练习,裁判员清理场地和器材,管理裁判员召集运动员到休息地点准备比赛,如果有安排现场展示,要求管理裁判员要按称秩序册顺序进行好“倒”排序。并把运动员按指定的路线带到达展示地点进行展示。

7、赛前1分钟,内场裁判员以旗示通知外场各就位,计算机终端操作员显示试掷运动员的号码与轮次,管理裁判员通知试掷运动员作好准备,当主裁判将暂停墩撤掉,退出投掷区,时限员开始启动计时器,运动员进入投掷区开始试掷。

8、运动员试掷结束后,主裁判立即走进投掷区,面向外场,将旗直臂上举3秒钟,以示试掷是否有效。器材落地后,落点裁判判定落点是否有效。落点有效不举旗,外场裁判面向内场,电子丈量员插好测距反射镜,由激光测距仪技术人员进行成绩丈量。落点无效,外场裁判上举红旗以示落点试掷失败。试掷成功,激光测距员操作测距仪测定成绩,经检查无误后,举手或举小旗表示可以撤掉反光镜,记录员把运动员成绩填入成绩记录表,计算机终端操作员将成绩显示到成绩显示屏上。如试掷失败,也要录入失败的符号。当成绩在显示屏上显示3秒左右,操作员可以消去成绩,再显示下一试掷运动员的号码,比赛继续进行。

9、前三轮试掷结束后,记录员按成绩排出前8名,继续进行后三次的比赛。由主裁判员宣布进入后三轮的运动员号码与试掷顺序。管理裁判员将前三轮淘汰的运动员带领到赛后控制中心。并协助把运动员参赛证与身份证分发给运动员。

10、比赛结束后,记录员认真按6次试掷的成绩排出名次,检查无误后在成绩记录单上签名,再经主裁判,技术官员,田赛裁判长审核签字。然后由计算机终端操作员把成绩发送到竞赛秘书组与赛后控制中心。最后记录员还得将原始成绩记录表送交竞赛秘书组存档。工作全部结束后,整理场地,器材设备,在主裁判的带领下整队人退场。

(三)赛后

1、每项比赛结束后,要认真地总结经验和存在问题,及时向田赛裁判长汇报。

2、比赛全总完成后,根据实际工作情况,修改和完善裁判工作细则,并写出书面小结,提交改进工作的意见,并田赛裁判长。

五、工作重点和难点

(一)铅球

重点:

1、主裁判应在比赛开始前向运动员讲解有关安全的注意事项。在比赛中维持比赛场地的良好秩序。内外场裁判员还要加强服务员的安全意识。

2、赛前检查铅球圈抵趾板内沿是否与铁圈内沿重合,抵趾板是否牢固。

3、运动员完成试掷退出投掷圈外时,首先触及的铁圈上沿或圈外地面必须完全在圈外白线的后面。

4、运动员在比赛时不得使用有助于试掷的方法,例如使用胶带将两个或更多的手指捆在一起,或使用重物捆绑在身上。

6、推铅球不允许使用手套。为防止脊柱受伤,允许运动员使用腰带。

难点:

1、在运动员采用旋转式推铅球的开始阶段(以右手推铅球为例),右脚摆动时易触及铁圈上沿。在推铅球的缓冲动作阶段,运动员在换腿时也容易触及抵趾板上沿。裁判员应选择合适的位置与角度,仔细观察运动员两脚的动作。

2、比赛时,外场落点裁判员应根据运动员的水平和每次出手后铅球的飞行方向,及时移动自己的位置,做到球落人到,避免将铅球的落地痕迹与旧的痕迹相混淆。

(二)标枪

重点:

1、主裁判在比赛开始前向运动员讲解有关安全的注意事项,在比赛中维持比赛场地的良好秩序。内外场裁判员还要加强服务员的安全意识。

2、主裁判在比赛开始前向运动员讲解有关安全的注意事项。在比赛中维持比赛场地的良好秩序。外场主裁判要加强服务员的安全意识。

3、比赛时,外场落点裁判员应根据运动员的水平和每次出手后标枪的飞行方向,及时移动自己的位置,做到枪落人到。

难点:

1、运动员在做标枪出手后的缓冲动作时,易发生脚触及投掷弧的犯规现象,内场主裁判在运动员进行试掷时,应自始至终注视运动员的双脚,不得观看标枪的飞行,以免发生错判。

2、规则规定,标枪在落地时枪尖应先于标枪的其它部位触地,成绩方为有效。因此,外场主裁判应快速、准确地判断出标枪落地是否有效。

(三)铁饼

重点:

1、内场主裁判与助理裁判员应选择合适位置与角度,仔细观察运动员两脚的动作。

2、运动员完成试掷退出投掷圈外时,首先触及的铁圈上沿或圈外地面必须完成在圈外白线的后面。

3、在比赛中,当裁判判断运动员试掷失败时,如果该运动员立即提出 口头抗议,主裁判可下令测量并保留该次试掷的成绩,然后报告田赛裁判长处理。

4、比赛时,外场落点裁判员应根据运动员的水平和每次出手后铁饼飞行的方向,及时移动自己的位置,做到饼落人到。

5、主裁判应在比赛开始前向运动员讲解有关安全的注意事项,在比赛维持比赛场地的良好秩序,内外场地裁判员还要加强服务员的安全意识。

六、投掷组所需物品

1、白、红、黄旗各1

2、距离标志牌若干块

3、水桶1

4、扫帚1

5、运动员休息椅(根据运动员参赛人数定)

6、裁判桌2块,裁判椅6

7、讲义夹3

8、笔5

9、纪录标志旗1

10、镁粉盒1个,镁粉少许

11、毛巾与抺布5

12、遮阳伞(5把)和防雨具(12件)

13、秒表1个,时限时钟1

14、手提环保喇叭2

15、小垃圾桶1

16、投掷器材(610),器材架1

17、拖把1

18、棕垫1

19、钢尺1001个,皮尺501

20、风标1

21、助跑标志1

22、小锤子1

23U型钉数个

24、遥控运送器材车1

25激光测距仪1

七、应急预案(以铅球为例)

1、运动员采用旋转推铅球(以右手为例),右脚摆动时触及铁圈上沿的判定?

如果发现单脚支撑旋转擦铁圈上沿应判犯规。但由于旋转动作较快,判罚准确不出现疏漏,要严格采用分工负责制:主要由内场裁判员负责,并与助理裁判员选择合适的位置与角度,仔细观察两脚的动作。(见图一)切记不要看器械落地。主裁判观察到运动员犯规,以手势通知内场裁判员。

 2、投掷器械外场落点的判定

外场落点裁判员根据运动员水平和每次出手后铅球的飞行方向,及时移动自己的位置,做到球落人到。

3、对个别运动员比赛中突然受伤情况的处理?

要及时对运动员受伤情况进行了解,询问个人意见是否继续比赛,如果伤势很严重,应立即派管理裁判联系医务室进行检察治疗,并积极联系其领队和教练。

4、对参赛的运动员要进行安全教育等事宜。

主裁判在比赛前接收运动员时,要向运动员讲解有关安全的注意事项,在比赛中,维持比赛场地良好秩序。内场裁判员还要加强服务员的安全意识。

八、工作要求

严肃认真,公正准确,规范执法,工作有序,精益求精,团结协作,力争无误。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