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胡导
胡导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84,797
  • 关注人气:363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予观乎蓟县独乐寺有感

(2010-08-23 20:11:05)
标签:

杂谈

分类: 采访笔记

 

 

【胡导注:在制作梁林纪录片的三年过程中,写过一些采访笔记。 2006年底,节目正式立项后,我开始收集和阅读史料……】

 

忙着收集一阵史料之后,该拉出去遛遛了!

天津蓟县的独乐寺是当年梁思成古建筑考察的第一站,从近处开始,我也来个首发蓟县独乐寺吧。

 

蓟县,印象中只有当年在广院读书的时候,每每路过大北窑换车站,拉客的小公共,大声吆喝“燕郊、三河、蓟县了, 还差一位,还差一位,走了——”。读梁思成的书方知,蓟县有个独乐寺,是个宝贝。

 

上网一查,蓟县距离我住的北京城西也就百十来公里,网上有好游者详细告知行走路线,在四惠地铁站外每天有多班次长途车往返北京-蓟县,耗时约一个半小时,耗资15元。

 

再翻看梁思成当年撰写的调查笔记,他们从早上不到五点抵达当年东四牌楼长途汽车站——这里也是当时的猪市,伴着两千多头猪的嚎叫,出发。

 

梁先生的文中写到“那部若在美国早就卖了做废铁的老破车,仍定期来往于北京和那个小城之间。……不久车到达箭杆河,河上有桥,是那种特别国产工程,在木柱木架之上,安扎高粱杆,铺放泥土,居然有力量载渡现代机械文明的产物,倒颇值得注意。虽然车到了桥头,乘客却要被请下来,步行过桥……过了新集,我们简直就在泥泞里开车,有许多地方泥浆一直浸没车的踏脚板,又有些地方车身竟倾斜到与地面成四十五度角,路既高低不平,速度简直同蜗牛一样。如此千辛万苦,进城时已是下午三时半……”好嘛,百十来公里,耗时八个多小时!

 

我脑子里开始盘算几点起床,几点赶到四惠地铁站,几点到达蓟县,几点赶末班车回京……总而言之,我能想到的也就是如何最大限度地吃苦,好重温梁思成的足迹……我先生泼过来一盆凉水,“差不多就行了,有本事你别坐地铁去四惠,当年可没地铁。”

 

蓟县,京东八十公里,他当即气壮山河地作出决定,周末由他开车带领全家人游蓟县独乐寺。   

 

周日,磨蹭到十点出发。京沈换津蓟高速,从城西算来也就一百来公里,撑死了一个半的小时的路程。

 

高速公路堵车。

 

拥堵在四面全是人高马大的货柜车中间,我煞是担心四周坐在两层楼高驾驶室中的大货司机是否能看见趴在地面上的我们,我的担心被老公蔑视回去后就转而又开始念叨在某些外国走高速公路时,如你的车上坐了两人以上就可car pool即享受特别通行车道……话音没落又遭全家人痛击说如果在这实行此政策,路边一定有不少兜售假人模型的生意……如此这般那般没费体力却费不少脑力……两个半小时后抵达蓟县。

 

和全国大部分县城长得差不多,蓟县,一普通人。路人一遥指,我们眼前豁地一亮,呼啦啦出现一大片仿古商业建筑群,一派盛事繁荣景象,著名的肯德基,加州牛肉面也没有放过蓟县…被告知我们要找的独乐寺在仿古广场边上的仿古街上,穿过簇新的“渔阳古街”牌楼,各式店铺哇啦哇啦扑面而来,所有的商铺统一将他们的商业活动用喇叭昭示路人,对盲人来说非常人道。

 

予观乎蓟县独乐寺有感 (蓟县仿古广场)

 

两眼木登登盯着商铺地摊往前走……“忽”地发现摊位变成了一些卖古玩的,猛抬头,脑子“嗡”的一声,仿古街墙洞开,墙内侧,一苍凉古寺巍然矗立。

 予观乎蓟县独乐寺有感(今天的独乐寺)

 

寺庙的山门近得离仿古街墙区区五步之遥,但墙内墙外竟是两重天。

 

我惊诧自己的感觉如何会在迈进寺门的那一瞬间进入一超凡脱尘的世界。这天是周日,宽阔的寺院放眼望去好象还有另外三名游客,刚刚充斥视线的绚烂色彩突然蜕变为一种单一的古木沧桑后的褐红色,大院清砖铺地,寥落的枯木衬得寺院更显清冷……必须承认,最慑人心魄的显然是眼前这两座古殿,它们也太超凡脱俗了,印象中的中国寺庙几乎都是红墙配金色琉璃瓦,簇新的大殿,香客盈门,游客穿梭,而眼前这寂寥的院落中,两座木结构的寺庙,少见的硕大拙朴的斗拱,斑驳残留的彩绘……

 予观乎蓟县独乐寺有感

眼见着千年古建,你心底涌动着一种被称作喜极而泣的东西,你就想吧,这是怎样的一种缘分,让这古寺披千年的日月风霜而未朽,历千年斗转星移而不倒,竟能一路走到今日与你相会……

 

独乐寺建于辽代,距今几乎整整一千个年头,“观音阁”中供奉的是一尊近二十米高的观音塑像,在五台山佛光寺被发现之前,当时观音阁是我国现存最古老的木结构建筑。当年第一次古建考察就得此收获,梁思成和他的营造学社的同仁们兴奋异常。而七十年后的今天,当我得以直面这些“老朽”时,我禁不住想问,它们何以留存至今?

 予观乎蓟县独乐寺有感(1932年梁思成在独乐寺)

 

首先,地处我国京津唐地震高发带的蓟县,千年以来屡遭地震袭击,多少轰然不再的往事如烟,而独乐寺得以幸存的原因我去之前刚刚临时抱佛脚搞明白,因为我国古代建筑的木结构体系采用斗拱榫卯结合法,(说简单点,就是不用钉子固定,而是木头套木头,之间有错动回旋余地,于是地震强波被分散)这就是为什么当地震发生一些现代建筑纷纷坍塌的情况下,古老的木建筑却出现神奇的“墙倒屋不踏”的特点,是以躲过一劫;

 

清代以来,由于蓟县地处北京到清朝皇家陵地——东陵之间,为皇室成员祭祖时的歇脚之地,古寺成为帝王的行宫,还因此留下几十幅乾隆帝御笔拓片,蒙帝王宠幸自然是寺院永葆青春的另一秘诀。

 

转眼进入战争期间,各类驻军占领,人马杂沓,损毁尤甚。北伐之后,蓟县国民党党部有人建议“破除迷信”拍卖独乐寺,遭到全蓟县人民反对。梁思成写到,幸未实现,不然,此千年国宝,又将牺牲于破除迷信美名之下矣。

 予观乎蓟县独乐寺有感(上世纪三十年代的独乐寺)

 

时间进入上个世纪六十年代,政治风向急转,自称为“辽代木头”的梁思成先生想着蓟县,提出为观音阁加装避雷针,安装门窗等建议,文化部当时拨款9000元对独乐寺进行了妥善保护。

 

如今,独乐寺是全国文物保护单位。

 

在寺史展中看到,从90年至98年间对独乐寺进行了一次大修,修旧如久的方针让它得以保存古貌。为了保护木结构建筑独乐寺严禁香火,禁绝香火的寺庙恐怕难以引起香客的兴趣,没了香客,又有多少人真正对这千年古寺感兴趣呢。

 

阿弥陀佛,有了这份清静,谁又能说不是独乐寺的福分呢。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