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撒拉去世及撒拉的墓地72(创二十三章)

(2019-02-04 19:34:33)
分类: 查经系列-创世纪

撒拉去世及撒拉的墓地(创二十三章)

【创廿三1“撒拉享寿一百二十七岁,这是撒拉一生的岁数。”

    在圣经中,撒拉是惟一记载寿数的女人。她去世时以撒37岁(创十七1,17;廿一5)。记录也表示她活着有意义,她一生的年日在神面前是有价值,是蒙神记念的。

  自亚伯拉罕受割礼之后至撒拉死为止;又自撒拉死后,至亚伯拉罕死为止,恰好各为“三十八年”(参创十七1724;廿五7)。圣经似乎有意使我们连想到以色列人在旷野里绕了三十八年,直等到那世代的兵丁都死了(申二14),神才让他们进入迦南地。这是告诉我们,神容让我们得救以后继续活在世上,是要我们趁着机会对付天然生命,将来才可以安然享受属天的赏赐。)

【创廿三2】“撒拉死在迦南地的基列亚巴,就是希伯仑。亚伯拉罕为她哀恸哭号。”

   “基列亚巴”四方城,伟人之城;“希伯仑”同盟,友谊。“迦南地的基列亚巴,就是希伯仑,”希伯仑古称基列亚巴(书十四15),位于耶路撒冷之西南,后和幔利混为一城。亚伯拉罕原住在别是巴(创廿二19),在此以前,或已往北搬迁至三十里外的希伯仑。(亚伯拉罕搬回了他原前在希伯仑附近的住处(创十三18;十八1)。他在非利士地居住了近四十年之后(创廿1;廿一31-34;廿二19),又回到了迦南的腹地。摩西特别提到这件事。基列亚巴(书十四15;十五13;廿一11)的意思就是“亚巴的城”,是由一位名叫亚巴的亚纳族巨人修建的。希伯仑这个名称是后来赋予的。)

  “亚伯拉罕为她哀恸哭号,”‘哀恸’指里面的情绪;‘哭号’指外面的表露,原文的用字不只是哭泣,乃是大声的哀号,表示他极其悲伤,到顿足捶胸、嚎咷大哭的程度。为撒拉哀恸哭号这似乎是亚伯拉罕所参加的唯一葬礼。这句话可能是指正式的哀悼,即坐在地上,并在死人面前哭号。哀悼后演变成一套复杂的仪式,包括撕裂衣服、剃头、披麻和蒙灰(撒下三31;伯一20;二12)。

【创廿三3】“后来亚伯拉罕从死人面前起来,对赫人说:”【创廿三4】“‘我在你们中间是外人,是寄居的。求你们在这里给我一块地,我好埋葬我的死人,使她不在我眼前。’”

  “从死人面前起来,”按古时中东人的习俗,哀号者是俯伏在死者面前的,然后就起身准备办理后事。

  “我在你们中间是外人,是寄居的,”这种人在当时虽可参与社会活动,但是权利有限,除非特许,不能拥有地产。

  “我在你们中间是外人,是寄居的”亚伯拉罕这话是凭现实说的,不是凭神的应许说的。

 “求你们在这里给我一块地,”这话的含意是要向他们买一块地。亚伯拉罕所以重视一块地,乃因他盼望在复活的日子得那地为业。

 “赫人,”他们比亚伯拉罕较早定居于迦南地,故亚伯拉罕在他们中间算是寄居的(参4节);他们人多势大,拥有大片土地(书一4)。 当地的居民在这里被称为赫的子孙或赫人(第10节)。亚伯拉罕第一次在此居住的时候,希伯仑为亚摩利人占据(见创廿1节注释)。批判者不承认赫人这么早的时就在巴勒斯坦南部出现。他们的这种观点并没有被最新的考古发现所证实。

【创廿三5】“赫人回答亚伯拉罕说:”【创廿三6】“‘我主请听。你在我们中间是一位尊大的王子,只管在我们最好的坟地里埋葬你的死人;我们没有一人不容你在他的坟地里埋葬你的死人。’”

   “尊大的王子”神的王子,有神威的王子。

     古时的坟地若非属于自己的产权,等于尸骨无归宿之地。故赫人的答话是口惠而不实至。“你在我们中间是一位尊大的王子,”这是恭维的话,因亚伯拉罕拥有许多仆婢、牲畜(创十三2;廿14)。赫人的客套话,目的是在阻止亚伯拉罕购置一块永久性的土地。

 

【创廿三7】“亚伯拉罕就起来,向那地的赫人下拜,”

    “下拜,”是当时社会礼节的行礼,并不是敬拜。

     亚伯拉罕与赫人之间的交易过程,表现了东方人的谦恭、精明和逐步商议的程序。亚伯拉罕以下拜的方式表达了他的感激。这是东方人常用的表达感激的姿势。亚伯拉罕见那笼统的提议既然未遭到反对,就提出了一个具体的方案。

 

【创廿三8】“对他们说:‘你们若有意叫我埋葬我的死人,使她不在我眼前,就请听我的话,为我求琐辖的儿子以弗仑,”【创廿三9】“把田头上那麦比拉洞给我;他可以按着足价卖给我,作我在你们中间的坟地。’”

   “琐辖”白的;“以弗仑”强壮。

   “麦比拉”羊圈,倍数,成双。

 

按照典型的东方人做法,亚伯拉罕没有直接向以弗仑本人提出请求,而是请城中的长老利用他们的影响力使他获得那块想要的地产。他们将作为他交易过程中的中间人。这样做会更快地使双方达成协议,避难不必要的误会。全体公众的好名声将保证交易的公平性,并将保护亚伯拉罕和以弗仑免遭非难。

【创廿三10】“当时以弗仑正坐在赫人中间。于是,赫人以弗仑在城门出入的赫人面前对亚伯拉罕说:”【创廿三11】“‘不然,我主请听。我送给你这块田,连田间的洞也送给你,在我同族的人面前都给你,可以埋葬你的死人。’”

城门口是古时中东人公众集会、审判、买卖的地方。古时中东人买地,必须在城门口众人面前,请年长的人或长老作证人,才算手续完备。据当时赫人的法规,业主如果仅出售田产的一部份,则原主仍须负担整块田产的税赋。(亚伯拉罕原只要买田头上的麦比拉洞(参9节),但地主以弗仑的话表面上要慷慨赠洞,实际上是要亚伯拉罕高价买下整块田。这是古时中东人作买卖时婉转、以退为进、逼使别人高价购买的手段。)

 

所有这一类交易都是在城门口进行的(见创卅四20;得四1)。以弗仑显然是在场的贵族之一。他说愿将洞穴连田地都送给亚伯拉罕,似乎作为一个完全的礼物。这种馈赠遵从了一种东方人至今仍在某些地区实行的习俗。每个人当然都知道这个馈赠不是当真的。以弗仑是不愿意光卖洞而不卖地。以弗仑想连田一起出售是因为赫人的法律(第46,47条)。该法律规定只有在出卖整块土地才能免除赋税,分块出卖售则不能免税。如果亚伯拉罕只买洞的话,以弗仑的赋税就得不到减轻。但亚伯拉罕若买下整块田地,以弗仑的赋税就转到了购买者身上。

 

【创廿三12】“亚伯拉罕就在那地的人民面前下拜,”【创廿三13】“在他们面前对以弗仑说:‘你若应允,请听我的话。我要把田价给你,求你收下,我就在那里埋葬我的死人。

  亚伯拉罕就在那地的人民面前下拜这是对众人特别允准以弗仑卖地给他的感激施礼。

   亚伯拉罕明白以弗仑要将土地和洞穴一起出售的意思,就再次下拜以示谢意。当然,他拒绝以馈赠的方式接受以弗仑的地产。他询问了田地的价格愿意支付。

 

【创廿三14】“以弗仑回答亚伯拉罕说:”【创廿三15】“‘我主请听。值四百舍客勒银子的一块田,在你我中间还算甚么呢?只管埋葬你的死人吧!’”

 四百舍客勒约为116美元(见创廿16注释)。以弗仑此时说出了价格,暗示这个价钱对于象亚伯拉罕这样的有钱人来说算不得什么。这个价钱按现代的的标准似乎很合理,但在亚伯拉罕的时代一定是过高了。“值四百舍客勒银子的一块田,”可能估价过高,因大卫只用五十舍客勒银子买下禾场和牛(撒下廿四24),耶利米仅用十七舍客勒银子即购地一块(耶卅二9)。以弗仑的话表面上慷慨客气,实际上是大开狮子口,有‘趁火打劫’之嫌。(巴比伦文献显示普通田地当时的价格为每公顷四舍客勒,最肥沃的园地为每公顷四十舍客勒。按照巴比伦人的标准,亚伯拉罕足可以用这笔钱购买一百公顷的田地。我们虽然不知道以弗仑的田地有多大,但摩西给我们留下的印象似乎是以弗仑利用了亚伯拉罕的困境为自己好好赚了一笔。否则以弗仑是不会将田地连同洞一起卖给亚伯拉罕的(11节注释)。

 

 

【创廿三16】“亚伯拉罕听从了以弗仑,照着他在赫人面前所说的话,把买卖通用的银子平了四百舍客勒给以弗仑。”

       为了避免对立,亚伯拉罕作为一个闪族人没有和赫人讨价还价,而是很干脆地支付了田价。讨价还价在整个东方从古至今都十分流行,以弗仑无疑以为亚伯拉罕也会这样做。但作为一位“尊大的王子”,一位富有的游牧部落的酋长,亚伯拉罕可能觉得讨价还价有失于他的尊严。他不愿意留下过于精明的名声。“买卖通用的银子”说明他按照习惯的商业标准当场支付了所有的田价。

 

【创廿三17】“于是,麦比拉、幔利前、以弗仑的那块田和其中的洞,并田间四围的树木,”【创廿三18】“都定准归与亚伯拉罕,乃是他在赫人面前,并城门出入的人面前买妥的。”【创廿三19】“此后,亚伯拉罕把他妻子撒拉埋葬在迦南地幔利前的麦比拉田间的洞里,幔利就是希伯仑。”【创廿三20】“从此,那块田和田间的洞就借着赫人定准,归与亚伯拉罕作坟地。”

    定准:指那块地正式属於亚伯拉罕;这是他在神应许给他之迦南地所获得的第一块地。

       这几节经文清楚地划定田地的界线,甚至连多数株树也都数过了。交易是在赫人长老的面前,按照正规手续办妥的。这里提及见证人,用意是指出这份买卖合约是极有保障的。“从此,那块田和田间的洞就借着赫人定准,归与亚伯拉罕作坟地。”神曾应许赐给亚伯拉罕迦南地为业,但到此时为止,他所得到惟一的永久性产业,竟是一块“坟地”。

幔利前就是“在幔利的东边”(英文RSV版)。“前”字的希伯来原文常被理解为“在……的东边”。在表示方向时,希伯来人惯于认为自己是面向东方站立的,因此东边就成了在他“面前”(见亚十四8;珥二20;申十一24)。幔利不是希伯仑的另一个名字,只是在那附近(见创十三18)。

在迦南地就象第2节那样,这句话强调撒拉在应许之地迦南找到了一块属于亚伯拉罕的土地作为她最后的安息地。

 

这块地的细节,以及见证人的提及,暗示这是极有保障的合约。显然以书面形式订立合同更为详尽的条款。从亚伯拉罕的故乡吾珥以及美索不达米其他地方发现的当时许多类似合同,提供了为此类合同的详细格式。这里亚伯拉罕的地契无疑准确描述了该地产及其地点,其中的树木和其他从物(赫人交易的有趣细节,因为赫人商业文书的一个特征,是在每一次出售房地产时都注明树木的准确数目。)这份合同里包括洞。如果不写明树木,以弗仑就可能每年来收果实了。(这块田和用来埋葬死人的田间的洞,是亚伯拉罕在神和他立约应许给他的产业上,惟一曾得着的一块地。亚伯拉罕将他亲爱的妻子安葬在了这里。这里可以看到那曾经多年作为他们家园的小树林。他们曾在那里分享他们的喜乐与忧伤,失望与盼望。)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