撒拉去世及撒拉的墓地72(创二十三章)
(2019-02-04 19:34:33)分类: 查经系列-创世纪 |
撒拉去世及撒拉的墓地(创二十三章)
【创廿三1】“撒拉享寿一百二十七岁,这是撒拉一生的岁数。”
【创廿三2】“撒拉死在迦南地的基列亚巴,就是希伯仑。亚伯拉罕为她哀恸哭号。”
【创廿三3】“后来亚伯拉罕从死人面前起来,对赫人说:”【创廿三4】“‘我在你们中间是外人,是寄居的。求你们在这里给我一块地,我好埋葬我的死人,使她不在我眼前。’”
【创廿三5】“赫人回答亚伯拉罕说:”【创廿三6】“‘我主请听。你在我们中间是一位尊大的王子,只管在我们最好的坟地里埋葬你的死人;我们没有一人不容你在他的坟地里埋葬你的死人。’”
【创廿三7】“亚伯拉罕就起来,向那地的赫人下拜,”
【创廿三8】“对他们说:‘你们若有意叫我埋葬我的死人,使她不在我眼前,就请听我的话,为我求琐辖的儿子以弗仑,”【创廿三9】“把田头上那麦比拉洞给我;他可以按着足价卖给我,作我在你们中间的坟地。’”
按照典型的东方人做法,亚伯拉罕没有直接向以弗仑本人提出请求,而是请城中的长老利用他们的影响力使他获得那块想要的地产。他们将作为他交易过程中的中间人。这样做会更快地使双方达成协议,避难不必要的误会。全体公众的好名声将保证交易的公平性,并将保护亚伯拉罕和以弗仑免遭非难。
【创廿三10】“当时以弗仑正坐在赫人中间。于是,赫人以弗仑在城门出入的赫人面前对亚伯拉罕说:”【创廿三11】“‘不然,我主请听。我送给你这块田,连田间的洞也送给你,在我同族的人面前都给你,可以埋葬你的死人。’”
城门口是古时中东人公众集会、审判、买卖的地方。古时中东人买地,必须在城门口众人面前,请年长的人或长老作证人,才算手续完备。据当时赫人的法规,业主如果仅出售田产的一部份,则原主仍须负担整块田产的税赋。(亚伯拉罕原只要买田头上的麦比拉洞(参9节),但地主以弗仑的话表面上要慷慨赠洞,实际上是要亚伯拉罕高价买下整块田。这是古时中东人作买卖时婉转、以退为进、逼使别人高价购买的手段。)
所有这一类交易都是在城门口进行的(见创卅四20;得四1)。以弗仑显然是在场的贵族之一。他说愿将洞穴连田地都送给亚伯拉罕,似乎作为一个完全的礼物。这种馈赠遵从了一种东方人至今仍在某些地区实行的习俗。每个人当然都知道这个馈赠不是当真的。以弗仑是不愿意光卖洞而不卖地。以弗仑想连田一起出售是因为赫人的法律(第46,47条)。该法律规定只有在出卖整块土地才能免除赋税,分块出卖售则不能免税。如果亚伯拉罕只买洞的话,以弗仑的赋税就得不到减轻。但亚伯拉罕若买下整块田地,以弗仑的赋税就转到了购买者身上。
【创廿三12】“亚伯拉罕就在那地的人民面前下拜,”【创廿三13】“在他们面前对以弗仑说:‘你若应允,请听我的话。我要把田价给你,求你收下,我就在那里埋葬我的死人。
【创廿三14】“以弗仑回答亚伯拉罕说:”【创廿三15】“‘我主请听。值四百舍客勒银子的一块田,在你我中间还算甚么呢?只管埋葬你的死人吧!’”
【创廿三16】“亚伯拉罕听从了以弗仑,照着他在赫人面前所说的话,把买卖通用的银子平了四百舍客勒给以弗仑。”
【创廿三17】“于是,麦比拉、幔利前、以弗仑的那块田和其中的洞,并田间四围的树木,”【创廿三18】“都定准归与亚伯拉罕,乃是他在赫人面前,并城门出入的人面前买妥的。”【创廿三19】“此后,亚伯拉罕把他妻子撒拉埋葬在迦南地幔利前的麦比拉田间的洞里,幔利就是希伯仑。”【创廿三20】“从此,那块田和田间的洞就借着赫人定准,归与亚伯拉罕作坟地。”
“幔利前”就是“在幔利的东边”(英文RSV版)。“前”字的希伯来原文常被理解为“在……的东边”。在表示方向时,希伯来人惯于认为自己是面向东方站立的,因此东边就成了在他“面前”(见亚十四8;珥二20;申十一24)。幔利不是希伯仑的另一个名字,只是在那附近(见创十三18)。
“在迦南地”就象第2节那样,这句话强调撒拉在应许之地迦南找到了一块属于亚伯拉罕的土地作为她最后的安息地。
这块地的细节,以及见证人的提及,暗示这是极有保障的合约。显然以书面形式订立合同更为详尽的条款。从亚伯拉罕的故乡吾珥以及美索不达米其他地方发现的当时许多类似合同,提供了为此类合同的详细格式。这里亚伯拉罕的地契无疑准确描述了该地产及其地点,其中的树木和其他从物(赫人交易的有趣细节,因为赫人商业文书的一个特征,是在每一次出售房地产时都注明树木的准确数目。)这份合同里包括洞。如果不写明树木,以弗仑就可能每年来收果实了。(这块田和用来埋葬死人的田间的洞,是亚伯拉罕在神和他立约应许给他的产业上,惟一曾得着的一块地。亚伯拉罕将他亲爱的妻子安葬在了这里。这里可以看到那曾经多年作为他们家园的小树林。他们曾在那里分享他们的喜乐与忧伤,失望与盼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