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彩云南-----中缅第一寨“勐景来”

标签:
杂谈 |
分类: 旅程小记 |
“勐”是一个比较大的地理概念,傣族村寨一般称“曼”。“勐景来”以一个村寨而称“勐”,可见其地位之不凡。在傣语里,景意是“城或居住人的地方”,来意是“追赶”。景莱村名意思为追赶金鹿找到的城,或追赶金鹿找到的地方。相传,很久以前,在缅甸的一个大集镇里,一只金鹿出现在镇里的集市上。金鹿显灵的消息传到了该国的王子那里。于是,王子便随群众一起去看金鹿。金鹿见到王子,就对王子跪下,王子很惊奇,回去把所见到的事情告知他的父王。父王听后对王子说:“你今后要成为富翁,要成为国王,你就追随金鹿走,到金鹿消失的地方,就是你建家立国的地方了。”王子听后,带了4个仆人随从,一路追赶金鹿,到了现打洛镇景莱村的位置,金鹿消失了。王子一看该地方物产丰厚、地肥水美,就赶回故乡带领了500个村民来到景莱建村修寨、开荒种地、生儿育女,从此在这里生衍繁生息。
如今传统的文化正在流失,版纳的一些傣族村寨那种凤尾竹簇拥着竹楼,河水从门前流过,傣族姑娘在月光下的江水梳洗的场面很少见了。不过勐景来还算是一个例外了,也是我们此次版纳之行的一个惊喜。(版纳最大的民族就是傣族,现今保存较好的傣寨有二个是收费的:傣族园和勐景来,勐景来算是一个例外了,虽规划为景区,还保持了大部分傣族村寨的原貌。可以说这是我们此次版纳之行最喜欢的一个地方,本想1个小时就可出来,一不留神近4个小时,以至于司机等的不耐烦。)
进入寨门,寨门旁边,是一个百草丛生的塔林,据说有101座。塔有大有小,远远看去犹如一支支破土而出的竹笋,每座塔的顶端还系有许多小铃铛。是西双版纳最大的金塔林。塔林的不远处,是一棵很大的神树,树在村口的位置,独木成林,像村寨的守护神。两棵“拥抱”在一起200多年的大榕树,被村民称为“情侣树”,结婚的男女都要来树前拜,这里也是爸爸去哪儿第三季的拍摄地的场景。
沿着石板路往前走,如同漫步在田园小道浏览,恍惚来到了世外桃源。眼前是一排排错落有致的傣家竹楼,掩映在竹林中,一簇簇红、黄、紫、白色的野花开得正艳。江风吹进寨子,婀娜多姿的凤尾竹、黄斑竹便随风摇曳,仿佛跳起了傣家舞蹈;一棵棵高大的榕树、椰子树和百余年的野生荔枝树枝浓叶茂,又像走进了热带植物园。看到了一位老奶奶在织布,在一架大大的织布机面前,有织好的成品在摆卖,让人惊奇的是,这里的原始手工业作坊一个连着一个,染布、榨糖、制陶、酿酒、打铁、造纸术等都保留着原始的手工技术。深深地享受着原始农耕文化和农业文明的气息和脉搏。本想有机会在这里的吊脚楼上用餐,吃着当地特有的食物,只是同来的那对夫妻又自带食物,把时间用在看景上,我们也只是舍了。我不懂,莽撞地穿了鞋上了别人的卧房(睡觉也是直接睡在地板上)。
大部分的少数民族都很热爱大自然,不过像勐景来家家户户房前屋后都栽种着花草树木还是不多见。寨子里有非常多人文的东西你可以深入的体会到,像边境的居民在界河用炸药炸鱼,边境居民的生活方式及出家小和尚的生活等等。寨子里的民居非常有傣家特色,西双版纳特有的原鸡和矮脚鸡在寨里穿梭,很有一点原始的味道,那些个野花野草,都会让你留恋,它的建筑具有傣族的特色,村寨中果树成荫,不设围墙、夜不闭户,总之勐景来是非常漂亮的一个傣族边境的寨子,以至于我想把每一张照片都放上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