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对品牌的一些看法
(2013-08-18 11:59:17)
1.
什么是品牌:如果人们选择商品时,只比较性能、价格、服务等指标,那就说明这里没有品牌,或者说有这样想法的人没有品牌意识;品牌就是在产品这个事实上增加的印象,就好像:产品是人的躯体,品牌是身上穿的衣服,以及由衣服产生的品位和印象,所以说品牌就像人的灵魂。
2.
品牌说到底就是一个名字和标志,但在这个名字和标志的背后,也许是有汹涌的源源不断的能量,也许是空空无也,同样是一个商标,只是冰山一角,冰山下面看不见的是品牌资产的积累,这样积累源于品牌方的创意,如果品牌方没有清晰的、一致的、聚焦的信息传递出来,是肯定没有好积累的;但这种积累本质上是在客户和消费者的循环中发酵的,这个过程可以传得很长很深,这里面有很深的奥秘。
3.
人们为什么会对品牌进行发酵呢?核心是为了自己,每个人本质上都是为了自己,有的人是为了证明自己是对的,有的人是为了怀念美好的回忆,有的人是为了证明自己有面子有社会地位;所有这一切都是激发每个人潜意识中的能量,营销就是要点燃那个本来就有的但没有显现出来的需要。
4.
中国和西方国家的差距不在于生产和技术,而在于产品和品牌的差距,核心就在于品牌意识和心理学,品牌是基于感觉和动机,所以关键是要真正关注自己、尊重自己,这方面我们祖先儒家的“克己复礼”和近代体制的“中国几亿人苦一点没关系”都是压抑人性,中国品牌意识的激发源于对人性的尊重和潜意识的挖掘及洞察。
5.
品牌第一元素是品牌知名度:喜欢一定是从认识开始,是因为了解才爱,还是因为爱才去了解,这本身就是一个心理之谜;品牌知名度一般有四个层次:一是不知道品牌、二是认出品牌即有提示知名度、三是回想品牌即无提示知名度、四是首先想到品牌即第一提及率;如何提升品牌知名度:一是要靠与众不同令人难忘;二是持续投入坚持不懈;三是整合资源保持一致;四是品牌靠熬时间积累。
6.
品牌第二元素是感知质量:不管知名度多高,人们购买商品的基础还是体验,核心就是感知质量,包括:1、性能;2、功能;3、符合标准性;4、可靠性;5、耐久性;6、服务能力;7、质感和外观。
7.
品牌第三元素是品牌联想,这是最重要的:品牌联想的基础是消费者利益,包括:1、理性利益与产品特征密切相关,是理性抉择的组成部分;2、感性利益与态度和感觉有关,是感性抉择的组成部分;品牌联想实际上来自于定位,包括:1、价格定位;2、场合定位;3、人群定位;4、生活方式定位等;品牌联想往往来自于:1、词语;2、图像;3、人的比喻;4、动物的比喻;
8.
品牌第四元素是品牌专属资产:包括名称、标志、口号等,名称和口号是品牌发音元素,要易于传播,标志是品牌不发音元素,要易与暗示,名称最好是老百姓最常见最常用的词,但组合出来却是与产品最贴切最关系密切的朋友,比如史玉柱说脑白金脑黄金就是老百姓最熟悉的名字。
9.
品牌第五元素是品牌忠诚度:品牌忠诚度有5个层次:1、转换不定者:对价格敏感、对品牌漠不关心、无品牌忠诚度;2、习惯性购买者:转换品牌无需理由;3、满意的购买者:转换成本适中;4、喜欢品牌者:视品牌为朋友;5、坚定的购买者:忽视价格、愿意推荐给亲朋好友。
10.
品牌是人作为一个人而不是动物的核心,人是有情感的,人愿意跟熟悉的、喜欢的、依赖的人在一起,但往往这样的人难得,品牌就往往成了这类人的替代,有时候是代言明星的替代,有时候是品牌个性的替代,有时候是生活方式的替代,我们就是要做这种替代并把这种替代象钉子一样钉在人们的心智中。
韩秀超
2013年8月1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