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述作文训练的几种方式
(2013-03-19 16:14:53)
标签:
育儿教育 |
分类: 早教天空 |
口述作文训练的几种方式是低年级作文训练的一种重要形式,也是培养学生说话能力的一条有效途径。加强口述作文训练,既可以提高学生口语表达能力,又能促进起日后写作水平的提高。因此,我在低年级语文教学中,运用了以下几种方式:
一、看图说话式。看图说话是口述作文训练中最基本、最常用的方式。这种训练的目的是让学生扩大视野,增强想象力,加强记忆力,能用较通顺、形象、准确的语言把事物叙述出来。教师可根据这一目的充分利用教科书中的插图或为课文配备的挂图、幻灯片等引导学生展开想象说话,培养他们口语表达能力。教师应不失时机地把看图说话渗透到实际教学中,教给学生看图和说图的方法,使他们在看懂图意的基础上说出图画内容。指导说图时,注重诱发学生先一句一句地说,两句两句完整地说,一图一图连贯地说,再从头到尾完整地说清楚。这样坚持下来,既培养了学生口述作文的能力
,又为他们今后看图写文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听说结合式。听说结合这种形式,就是让学生听广播、录音或老师、家长讲述一段故事后再进行复述。这种形式的训练不光可以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还能培养他们的听话能力。指导这项训练,教师要首先告诉学生怎样才能听懂和记住故事的内容,其次引导学生如何抓主要点按顺序复述故事的内容,做到有简述有详述,详略得当,叙述完整。经常进行这样这样的听说训练,学生就能逐步学会准确用语言叙述事物,表达情感的技能,从而提高口述作文的能力。
三、叙说事情式。叙说事情这种形式,主要让学生把自己亲身经历的或亲眼看到的事情叙说出来。现在学生的活动范围广,他们做过的或看过的事很多,教师可以有计划、有目的地组织学生叙说。指导叙说时,要从启发兴趣入手,使学生产生说话的动机,进而激发他们积极思维,打开记忆的阀门,边回忆边叙说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诱导学生按事情发展的顺序再叙说一遍。这样,学生就能逐步完整地、正确地把一件简单的事情叙说出来。无疑提高了学生口述作文的能力。
四、议论是非式。议论是非这种形式,主要让学生针对有关课文中的不同人物的思想或在校内外看到的事物先简单的讲一讲,然后再发表自己的看法,区别一下谁是谁非。这就是一篇小小的口头议论文。这种训练,不仅有益于学生口述作文能力的培养,还有益于学生分析、判断能力的培养。进行这项训练,既要对学生给以语言文字的辅导,又要给学生指导议论的方法。
在实际教学中,无论采取那种方式训练,教师都不能忘记对学生不通顺、不确切的句子应予以纠正及叙述顺序、表达方法的诱导。只有这样,才能达到口述作文训练的目的。
“看图口述作文”
“看图口述作文”就是通过观察画面,进行口头看图作文的方法,也可以叫做看图说话。“看图口述作文”练习方便,是写好“看图作文”的必要基础。
那么,怎样练习“看图口述作文”呢?
一、借助问题。就是自己针对画面提出一些问题来看清画面所展示的时间、地点、人物、事情;弄懂所看图画的中心思想及主要内容。如下面这幅图,我们可以借助图上画的是什么时间,什么地方,画了哪些人,他们在干什么,谁是主要的等等问题,搞懂画面的具体内容。
二、多用描述语言。要多用描述的语言把画面所展示的内容说出来,不仅要说出画面上有哪些景、物、人,更要说出这些景、物、人是怎样的。如上面这福图,我们可以抓住两个送水女少先队员的神态、带着的东西及动作等进行具体描述。
三、发挥联想。凭借图中所能观察到的形象、动态及各种标志进行想象、推测,这样,才能把画面内容说得生动形象、具体感人。如从上面这幅图两个女少先队员的表情、手势,我们可以联想她们可能会说些什么,以及心情怎样等。
四、前后延伸。“看图作文”的画面是静止的,只是一瞬间的景象。我们在“看图口述作文”时,就要想想发生在画面前边的事和后边的事,选择适当的、重要的内容,充实到口述作文中去。如这两位送水的少先队员是哪个学校的,是谁,她们为什么要到田头去送水。这是发生在画面前边的事,需要说明。又如她们把水送到田头怎么样,收割稻子的叔叔、阿姨会说些什么。这是发生在画面后边的事,也要作些交待。这样,才能使看图口述作文有头有尾,有来龙去脉。当然前后延伸的部分,只能是最必要的内容。不能说得太多。
前一篇:[转载]一些想做的宝宝夏装
后一篇:[转载]建立规则,树立权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