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天门交通局政务信息网上的,有荷沙一级公路,武天城际铁路,武天高速,随岳铁路哦。
实施方案
以满足天门融入城市圈综合交通运输需求、构建一体化的综合交通体系为目标,以综合运输通道和综合交通枢纽建设为重点,按照布局思路统一规划、分步实施、突出重点、量力而行,加快建设和完善天门综合交通网络。
(一)实施安排
具体任务:
1.2008-2012年规划项目
--铁路
(1) 沪汉蓉高速铁路(天门段、天门站)。沪汉蓉高速铁路将采取全封闭运行,设计时速200公里,是上海经武汉至成都方向距离最近的一条铁路。
汉宜高速铁路为沪汉蓉高速铁路的一段,东连武合高速铁路、西接宜昌至万州铁路,客运为主、兼顾货运,全长291公里,设计时速200公里(预留250公里及以上发展条件),工期计划4年,途经汉川、天门、潜江、荆州、枝江并设立车站,武汉至宜昌仅需2小时。该铁路在我市境内26.5公里,在天门市仙北工业园设有客、货运站,项目建设资金来源为省政府与铁道部投资。该项目建成后,天门市仙北工业园内有沪汉蓉高速铁路、汉江黄金水道、天仙一级公路,与汉宜高速公路也只有3公里,可将仙北作为铁路、公路、水运组成的以铁路、公路、港口功能为主的城市圈西部综合交通枢纽。
(2)长荆铁路电气化化工程。长荆铁路为汉丹线与焦柳线连接线,过境天门10.49公里,在荆门和长江埠与国家铁路网相连,现已开通宜昌至武汉的城际列车。根据省政府与铁道部签订的协议书,长荆铁路电气化改造将在2012年前完成。长荆铁路电气化改造工程可使铁路并入国家铁路网,提高线路使用效率,并可通过皂市火车站开通城际列车。
--公路
(1)续建完成在建项目,完成现有公路危桥改造与安保工程。包括武荆高速公路18公里,武荆高速公路天门连接线一级公路26.7公里,“十一五”县通乡农村公路其中二级公路80.8公里、三级公路84.58公里及配套桥梁1893延米/20座、通村公路597公里。建成天门至武汉的第二快速通道,初步建成沿江公路、皂市至仙北公路、黄潭至方桥公路、奈场-流黑公路、佛子山至火门口公路、多宝人民路、卢市至张岭公路、严场至梁场公路、九真至石河公路、福星至仙北公路、干刘线沉湖至多祥段,拉通内循环和外循环公路网。通过武荆高速公路及其连接线的建设,进一步拉近天门与武汉之间的时空距离,进入武汉“一小时”的交通圈;通过原规划的“十一五”农村公路网项目建设,进一步缓解天门农村公路主骨架不能循环的问题;
(2)沪蓉高速公路武汉至荆门段。武荆高速公路为国高沪蓉高速公路的一段,于2005年动工,2009年可建成通车,是武汉城市圈承东启西的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市的沪蓉高速天门连接线也于今年正式动工,预计与武荆高速公路同步建成,是我市通往武汉的快速通道,通过沪蓉高速公路可在1小时内到达武汉外环。
(3)武荆高速天门连接线南北延伸公路。武荆高速公路建成后,北与汉宜线相距3.1公里,南与天仙一级公路相距2.6公里。为充分发挥武荆高速公路天门连接线的作用,要求将武荆高速公路天门连接线向北延伸7.4公里,绕开李场街道,与汉宜一级公路相交后直达长荆铁路皂市火车站;向南延伸2.6公里接天仙公路;总计需延伸10公里,按一级公路标准建设。武荆高速公路延伸项目建设,有利于完善武汉城市圈一级骨干公路网结构,有利于优化天门交通网格局。估算投资15000万元。
(4)荷沙公路一级公路改造。荷沙公路过境天门100公里,是我市横贯东西、连接武汉的省干线公路。计划2009-2012年建成汉川田二河至天门城区(汉北一桥)段42公里一级公路(包括荷沙线城区复线),2012-2015年建成天门城区至多宝段60公里一级公路。
(5)天门至岳口一级公路。未来天门与岳口的工业经济将飞速发展,两地之间的交通量也将激增,现有公路已不能满足经济发展需要。为此,我们要求将皂毛线天门至岳口段改建成一级公路,线路起点位于竟东路与弯河线交叉路口,经竟陵西龙、石河李嘴村、洪山村、黄潭西庙村、窑台村,接荷沙线绕城段,在候口走老线至岳口汉江大桥,项目全长28公里,总投资30000万元。
我市规划利用皂毛线、荷沙线、武荆连接线一级公路改造项目,建成城区绕城公路30公里(一环线),改善城区交通硬环境,减少过境车辆对城区主通道的交通压力。
(6)大天线、汉宜线路面改善工程。由于超载车辆影响,我市大天线全段,汉宜线李场至周家湾段路面破损严重,影响城市圈公路形象。为此,今年我们对这两条公路进行了改造,有效改善路面通行条件。
(7)汉宜公路天门东段一级公路改造。汉宜公路武汉与西部地市的之间的交通要道,也是武汉城市圈城市之间的区间交通动脉,随着交通量的增长,远期需将汉宜线进行一级公路改造。汉宜线天门东段起于皂市镇香马冲,止于皂市镇周家湾,其中皂市至李场段为新建路段,香马冲至皂市分当线与李场至周家湾为改扩建路段,线路全长16.5公里。
(8)增设武荆高速公路皂市互通与随岳高速公路石河互通。武荆高速公路与省道分当公路相交,因没有设置互通,周边皂市镇、胡市镇、汉川垌冢镇、应城汤池镇、京山曹武镇均不能便捷地上下高速公路。为此,有必要在此设置互通,促进天北发展。随岳高速公路从京山永兴互通至天门西互通之间约40公里段面,全部是江汉平原北部人口集中,具有较好经济发展前景地区,由于两个互通之间没有上下高速公路的互通,沿线天门、京山的群众出行十分不便,规划在九石线与汉宜线之间的刘方岭村段面设置石河互通,并建设连接线分别与九石公路与汉宜公路连接,使京山钱场、雁门口、龙泉、天门石河、佛子山、九真等地的车辆能够就近上高速公路。
(9)规划新增1500公里农村公路网建设项目。通过 “十一五”前三年建设,我市将完成省交通厅批准的165.38公里县通乡公路建设项目,解决了部分乡镇之间的通乡公路,但还有大部分乡镇之间的通乡公路没有得到改善,制约我市农村经济发展。我们规划在2009-2012年期间新增农村公路建设计划1500公里,二级公路200公里、等级公路300公里、通组公路1000公里。这些项目是规划六纵七横三循环的综合交通网络的重要组成部分,建成后可缓解我市农村公路与农村经济发展不协调,防汛公路等级低的问题,使我市50%的乡镇之间公路达到等级标准,使100%行政村通水泥路30%自然村通水泥路。
(10)完成农村公路危桥改造150座5000延米改造工程。我市作为水网湖区,长期以来,我市农村公路危桥十分突出,根据农村公路通达情况专项调查统计,我市农村公路有危桥300座约10000延米需要加固改造,根据先急后缓的原则,2009-2012期间规划改造150座5000延米险桥。
--航道
(1)汉江下游航道整治工程。按省交通厅规划,汉江下游航道整治工程兴隆至汉川段拟按千吨级航道标准改造,改造完成后,可使汉江兴隆至武汉段全年通千吨级轮船,提升我省水路运输总体水平。本项目天门段全长144.2公里,全部按三级航道进行整治,主要包括筑坝工程、护滩带工程、护岸工程、疏浚工程、填槽工程、航标及配套设施工程,项目估算投资6.8亿元,资金来源为部省投资。
(2)汉北河航道整治工程(多宝~新沟段)。汉北河航道现阶段主要建设汉北河航道工程一期(万台至严家三湾)与皂市河整治,2010年以后规划汉北河二期(万台至多宝)航道升级改造与新沟般闸改扩建工程,打通汉江多宝船闸,形成汉江、汉北河环线,建成湖北水运第二环线—汉江汉北河环线。本项目建成后,汉北河起点改在多宝,船舶经从荆州经江汉运河、汉北河至武汉,可比直接走长江航道至武汉的航程近160公里;船舶从多宝经汉北河至武汉与经汉江至武汉的航程缩短85公里,并达到昼夜通航的能力,经济效益显著。项目主要控制点为多宝、潘家渡、万台、南垸、新沟,主要工程量有①航道工程。航道工程按Ⅳ(3)航道500吨级标准尺度进行改造,多宝至潘家渡段25公里利用天北长渠扩建,潘家渡至万台段29.4公里、万台至严家三湾段34.1公里(为一期工程)在现有汉北河航道基础上进行疏挖。②船闸工程。按500吨级船队、兼顾1000吨级货船要求,需新建汉北航线出口新沟二线船闸。③交叉工程。交叉工程按500吨级要求,需重建汉北河的汉北一桥、汉北二桥共2座桥梁。扩建天北长渠天北进水闸1 座。需改建18处跨河碍航的线缆。④完成万台~新沟段的附属设施工程,主要包括新建标志标牌及航道养护基地。⑤附属设施工程。项目总投资88000万元,其中天门段投入达59000万元。现阶段正在施工的汉北河万台至南垸(含万台至严家三湾段)、皂市河航道疏浚工程已接近尾声,是本项目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完成汉北河万台至南垸、皂市河航道疏浚工程,使汉北河航道达到Ⅳ级标准,长年通航500吨级船舶,使皂市河航道达到Ⅴ级标准,长年通航300吨级船舶,完善水运交通体系。
(3)天门北支河万台至万家沟五级航道整治。使天门河航道与汉川的航道网连接起来。天门地处江汉河湖地区,内河运输资源丰富,由于近年来水运事业萎缩,南支河、北支河逐渐淤塞,影响水运事业发展。规划对我市主要对南支河、北支河进行整治内河航道进行整治,满足群众运输需求,改善运输结构。本项目共需对87.5公里内河航道进行五级航道疏浚与码头配套,其中天门段50.6公里,汉川段36.9公里,项目建成后使我市内河航道通过汉川航道网并在汉川连接汉北河。
--客货运枢纽
综合交通网节点上的枢纽布局应遵循客运“零距离换乘”和货运“无缝对接”的原则,统筹线中、场站、港口、机场以及信息传输等设施的有效衔接。铁路、公路、水运和民航客货枢纽应纳入城市发展规划,与城市空间布局相协调,并与城市综合交通体系有机衔接。
(1)仙北铁路、公路客货运站。规划仙北工业园依托沪汉蓉高速铁路仙北火车站、汉江仙北港口、天仙一级公路、汉宜高速公路,建成大型物流中心与客运中心,服务天门、仙桃、洪湖、监利、汉川西部的物流与人流。仙北作为铁路、公路、水运组成的以铁路、公路、港口功能为主的城市圈西部区域性综合交通枢纽中心,预测2015年货物吞吐量45.38万吨,2020年达到70.92万吨,建成大型物流中心,减轻武汉物流压力。同时规划建成一级客运中心站,预测客运日发送量达到13967人,建成公铁零换乘枢纽站,解决周边五县市客运中转需要。仙北客运站铁路客运枢纽要适应未来旅客集散和中转系统,与城市圈轨道交通、公交、出租车、公路客运、私人交通等各种运输方式合理接驳和换乘。货运站重点加强与公路、水路货运设施的有机衔接并建立运营管理上的协调机制,减少换装和倒运环节。仙北铁路、公路的客货运站必需合并建设,按照客运“零距离换乘”和货运“无缝对接”的原则,在设计阶段就予以考虑,使铁路、公路客运实现“零距离换乘”,铁路、公路货运实行“无缝对接”,与水路货运实现高效对接。为此,要在仙北工业园规划中充分考虑站场布置,为铁路编组、公路对接预留空间,按建设现代化物流与客运中心的理念指导设计、施工。
(2)天门一级物流中心。本项目为我市“十一五”重点站场建设项目,项目选址在天门经济开发区,位于随岳高速公路以东、天仙公路接线以南,紧邻随岳中收费管理处。天门一级物流中心位于天门经济开发区内,主要满足天门主城区企业单位物流、仓储的需求。项目选址位于高速公路与一级公路接合处,有利于交通的组织,配套现代化的仓储设施与信息平台,建成现代化物流中心。
(3)天门中心客运站一级站改建。天门中心客运站为1993年建成的二级客运站,随着天门城市常住人口的增加,以及武荆高速公路建成,天门的主要客流将集中在该站,受现有场站设施规模小的限制,远不能适应安全乘车的要求。因此,我们规划将该站改建成一级站,作为长短途运输与城市化交换乘中心站。
(4)城市公交终点站。在城区的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各规划一个城市公交终点站,作为各路公汽的检修站与终点站。东站设在杨林以东、南站设在候口以南,西站设在黄潭、北站设在弯坝附近。每个终点站占地不小于30亩。设立公交终点站,有利于城市公交往农村延伸,有利于公司化运作。
(5)直升机场。未来武汉城市圈之间医疗急救、抢险救灾、反恐等应急行动都离不开直升机。按现行规定建直升机坪的场址须经军、民航批准,楼顶的停机坪设计、施工单位是由具备民用机场设计、施工资质的单位来承担的,设计方案经过民航主管部门的审查,对场地有周围环境的选择条件也有相关要求。规划按直升机场的相关要求,在市区南北各规划一个直升机场,满足普通直升机起降要求。
(6)仙北港综合码头。仙北是我市唯一具备公铁水联运的重要港区,其水运资源非常珍贵,规划在仙北取水口下流至天门与汉川交界处,设置仙北港区,依次规划六个千吨级泊位,在岸线上规划堆场与仓储建筑,利用重交道路与天仙公路、仙北火车货运站之间相连接,建设汉江仙北综合港口,使码头具备集装箱、散货运输、堆场、仓储服务的大型港口码头。为此,要求根据交通规划,调整仙北工业园总规,扩大港区用地范围,规划进港公路。
(7)汉北河竟陵港区。汉北河竟陵港区服务天门主城区,是今后主城区工农业大宗货物运输的重要港口,规划吞吐量100万吨,6个靠泊位能力500吨级泊位。竟陵港规划位置在汉北河鸿渐大桥上游老龙堤段,在现有舟桥团训练基地区域,在东岸设6个泊位,仓储、堆场主要设置在东岸,规划用地100亩。
港口后方集疏手段以铁路、高速公路、一级公路和管道为主,并与铁路干线、高速公路网、一级公路网相联系,建设和完善疏港公路,形成与交通干线紧密衔接的港区对外通道,港区与绕城公路按重交技术要求规划进港连接道路,方便货物进出。
实施方案
以满足天门融入城市圈综合交通运输需求、构建一体化的综合交通体系为目标,以综合运输通道和综合交通枢纽建设为重点,按照布局思路统一规划、分步实施、突出重点、量力而行,加快建设和完善天门综合交通网络。
(一)实施安排
具体任务:
1.2008-2012年规划项目
--铁路
(1) 沪汉蓉高速铁路(天门段、天门站)。沪汉蓉高速铁路将采取全封闭运行,设计时速200公里,是上海经武汉至成都方向距离最近的一条铁路。
汉宜高速铁路为沪汉蓉高速铁路的一段,东连武合高速铁路、西接宜昌至万州铁路,客运为主、兼顾货运,全长291公里,设计时速200公里(预留250公里及以上发展条件),工期计划4年,途经汉川、天门、潜江、荆州、枝江并设立车站,武汉至宜昌仅需2小时。该铁路在我市境内26.5公里,在天门市仙北工业园设有客、货运站,项目建设资金来源为省政府与铁道部投资。该项目建成后,天门市仙北工业园内有沪汉蓉高速铁路、汉江黄金水道、天仙一级公路,与汉宜高速公路也只有3公里,可将仙北作为铁路、公路、水运组成的以铁路、公路、港口功能为主的城市圈西部综合交通枢纽。
(2)长荆铁路电气化化工程。长荆铁路为汉丹线与焦柳线连接线,过境天门10.49公里,在荆门和长江埠与国家铁路网相连,现已开通宜昌至武汉的城际列车。根据省政府与铁道部签订的协议书,长荆铁路电气化改造将在2012年前完成。长荆铁路电气化改造工程可使铁路并入国家铁路网,提高线路使用效率,并可通过皂市火车站开通城际列车。
--公路
(1)续建完成在建项目,完成现有公路危桥改造与安保工程。包括武荆高速公路18公里,武荆高速公路天门连接线一级公路26.7公里,“十一五”县通乡农村公路其中二级公路80.8公里、三级公路84.58公里及配套桥梁1893延米/20座、通村公路597公里。建成天门至武汉的第二快速通道,初步建成沿江公路、皂市至仙北公路、黄潭至方桥公路、奈场-流黑公路、佛子山至火门口公路、多宝人民路、卢市至张岭公路、严场至梁场公路、九真至石河公路、福星至仙北公路、干刘线沉湖至多祥段,拉通内循环和外循环公路网。通过武荆高速公路及其连接线的建设,进一步拉近天门与武汉之间的时空距离,进入武汉“一小时”的交通圈;通过原规划的“十一五”农村公路网项目建设,进一步缓解天门农村公路主骨架不能循环的问题;
(2)沪蓉高速公路武汉至荆门段。武荆高速公路为国高沪蓉高速公路的一段,于2005年动工,2009年可建成通车,是武汉城市圈承东启西的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市的沪蓉高速天门连接线也于今年正式动工,预计与武荆高速公路同步建成,是我市通往武汉的快速通道,通过沪蓉高速公路可在1小时内到达武汉外环。
(3)武荆高速天门连接线南北延伸公路。武荆高速公路建成后,北与汉宜线相距3.1公里,南与天仙一级公路相距2.6公里。为充分发挥武荆高速公路天门连接线的作用,要求将武荆高速公路天门连接线向北延伸7.4公里,绕开李场街道,与汉宜一级公路相交后直达长荆铁路皂市火车站;向南延伸2.6公里接天仙公路;总计需延伸10公里,按一级公路标准建设。武荆高速公路延伸项目建设,有利于完善武汉城市圈一级骨干公路网结构,有利于优化天门交通网格局。估算投资15000万元。
(4)荷沙公路一级公路改造。荷沙公路过境天门100公里,是我市横贯东西、连接武汉的省干线公路。计划2009-2012年建成汉川田二河至天门城区(汉北一桥)段42公里一级公路(包括荷沙线城区复线),2012-2015年建成天门城区至多宝段60公里一级公路。
(5)天门至岳口一级公路。未来天门与岳口的工业经济将飞速发展,两地之间的交通量也将激增,现有公路已不能满足经济发展需要。为此,我们要求将皂毛线天门至岳口段改建成一级公路,线路起点位于竟东路与弯河线交叉路口,经竟陵西龙、石河李嘴村、洪山村、黄潭西庙村、窑台村,接荷沙线绕城段,在候口走老线至岳口汉江大桥,项目全长28公里,总投资30000万元。
我市规划利用皂毛线、荷沙线、武荆连接线一级公路改造项目,建成城区绕城公路30公里(一环线),改善城区交通硬环境,减少过境车辆对城区主通道的交通压力。
(6)大天线、汉宜线路面改善工程。由于超载车辆影响,我市大天线全段,汉宜线李场至周家湾段路面破损严重,影响城市圈公路形象。为此,今年我们对这两条公路进行了改造,有效改善路面通行条件。
(7)汉宜公路天门东段一级公路改造。汉宜公路武汉与西部地市的之间的交通要道,也是武汉城市圈城市之间的区间交通动脉,随着交通量的增长,远期需将汉宜线进行一级公路改造。汉宜线天门东段起于皂市镇香马冲,止于皂市镇周家湾,其中皂市至李场段为新建路段,香马冲至皂市分当线与李场至周家湾为改扩建路段,线路全长16.5公里。
(8)增设武荆高速公路皂市互通与随岳高速公路石河互通。武荆高速公路与省道分当公路相交,因没有设置互通,周边皂市镇、胡市镇、汉川垌冢镇、应城汤池镇、京山曹武镇均不能便捷地上下高速公路。为此,有必要在此设置互通,促进天北发展。随岳高速公路从京山永兴互通至天门西互通之间约40公里段面,全部是江汉平原北部人口集中,具有较好经济发展前景地区,由于两个互通之间没有上下高速公路的互通,沿线天门、京山的群众出行十分不便,规划在九石线与汉宜线之间的刘方岭村段面设置石河互通,并建设连接线分别与九石公路与汉宜公路连接,使京山钱场、雁门口、龙泉、天门石河、佛子山、九真等地的车辆能够就近上高速公路。
(9)规划新增1500公里农村公路网建设项目。通过 “十一五”前三年建设,我市将完成省交通厅批准的165.38公里县通乡公路建设项目,解决了部分乡镇之间的通乡公路,但还有大部分乡镇之间的通乡公路没有得到改善,制约我市农村经济发展。我们规划在2009-2012年期间新增农村公路建设计划1500公里,二级公路200公里、等级公路300公里、通组公路1000公里。这些项目是规划六纵七横三循环的综合交通网络的重要组成部分,建成后可缓解我市农村公路与农村经济发展不协调,防汛公路等级低的问题,使我市50%的乡镇之间公路达到等级标准,使100%行政村通水泥路30%自然村通水泥路。
(10)完成农村公路危桥改造150座5000延米改造工程。我市作为水网湖区,长期以来,我市农村公路危桥十分突出,根据农村公路通达情况专项调查统计,我市农村公路有危桥300座约10000延米需要加固改造,根据先急后缓的原则,2009-2012期间规划改造150座5000延米险桥。
--航道
(1)汉江下游航道整治工程。按省交通厅规划,汉江下游航道整治工程兴隆至汉川段拟按千吨级航道标准改造,改造完成后,可使汉江兴隆至武汉段全年通千吨级轮船,提升我省水路运输总体水平。本项目天门段全长144.2公里,全部按三级航道进行整治,主要包括筑坝工程、护滩带工程、护岸工程、疏浚工程、填槽工程、航标及配套设施工程,项目估算投资6.8亿元,资金来源为部省投资。
(2)汉北河航道整治工程(多宝~新沟段)。汉北河航道现阶段主要建设汉北河航道工程一期(万台至严家三湾)与皂市河整治,2010年以后规划汉北河二期(万台至多宝)航道升级改造与新沟般闸改扩建工程,打通汉江多宝船闸,形成汉江、汉北河环线,建成湖北水运第二环线—汉江汉北河环线。本项目建成后,汉北河起点改在多宝,船舶经从荆州经江汉运河、汉北河至武汉,可比直接走长江航道至武汉的航程近160公里;船舶从多宝经汉北河至武汉与经汉江至武汉的航程缩短85公里,并达到昼夜通航的能力,经济效益显著。项目主要控制点为多宝、潘家渡、万台、南垸、新沟,主要工程量有①航道工程。航道工程按Ⅳ(3)航道500吨级标准尺度进行改造,多宝至潘家渡段25公里利用天北长渠扩建,潘家渡至万台段29.4公里、万台至严家三湾段34.1公里(为一期工程)在现有汉北河航道基础上进行疏挖。②船闸工程。按500吨级船队、兼顾1000吨级货船要求,需新建汉北航线出口新沟二线船闸。③交叉工程。交叉工程按500吨级要求,需重建汉北河的汉北一桥、汉北二桥共2座桥梁。扩建天北长渠天北进水闸1 座。需改建18处跨河碍航的线缆。④完成万台~新沟段的附属设施工程,主要包括新建标志标牌及航道养护基地。⑤附属设施工程。项目总投资88000万元,其中天门段投入达59000万元。现阶段正在施工的汉北河万台至南垸(含万台至严家三湾段)、皂市河航道疏浚工程已接近尾声,是本项目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完成汉北河万台至南垸、皂市河航道疏浚工程,使汉北河航道达到Ⅳ级标准,长年通航500吨级船舶,使皂市河航道达到Ⅴ级标准,长年通航300吨级船舶,完善水运交通体系。
(3)天门北支河万台至万家沟五级航道整治。使天门河航道与汉川的航道网连接起来。天门地处江汉河湖地区,内河运输资源丰富,由于近年来水运事业萎缩,南支河、北支河逐渐淤塞,影响水运事业发展。规划对我市主要对南支河、北支河进行整治内河航道进行整治,满足群众运输需求,改善运输结构。本项目共需对87.5公里内河航道进行五级航道疏浚与码头配套,其中天门段50.6公里,汉川段36.9公里,项目建成后使我市内河航道通过汉川航道网并在汉川连接汉北河。
--客货运枢纽
综合交通网节点上的枢纽布局应遵循客运“零距离换乘”和货运“无缝对接”的原则,统筹线中、场站、港口、机场以及信息传输等设施的有效衔接。铁路、公路、水运和民航客货枢纽应纳入城市发展规划,与城市空间布局相协调,并与城市综合交通体系有机衔接。
(1)仙北铁路、公路客货运站。规划仙北工业园依托沪汉蓉高速铁路仙北火车站、汉江仙北港口、天仙一级公路、汉宜高速公路,建成大型物流中心与客运中心,服务天门、仙桃、洪湖、监利、汉川西部的物流与人流。仙北作为铁路、公路、水运组成的以铁路、公路、港口功能为主的城市圈西部区域性综合交通枢纽中心,预测2015年货物吞吐量45.38万吨,2020年达到70.92万吨,建成大型物流中心,减轻武汉物流压力。同时规划建成一级客运中心站,预测客运日发送量达到13967人,建成公铁零换乘枢纽站,解决周边五县市客运中转需要。仙北客运站铁路客运枢纽要适应未来旅客集散和中转系统,与城市圈轨道交通、公交、出租车、公路客运、私人交通等各种运输方式合理接驳和换乘。货运站重点加强与公路、水路货运设施的有机衔接并建立运营管理上的协调机制,减少换装和倒运环节。仙北铁路、公路的客货运站必需合并建设,按照客运“零距离换乘”和货运“无缝对接”的原则,在设计阶段就予以考虑,使铁路、公路客运实现“零距离换乘”,铁路、公路货运实行“无缝对接”,与水路货运实现高效对接。为此,要在仙北工业园规划中充分考虑站场布置,为铁路编组、公路对接预留空间,按建设现代化物流与客运中心的理念指导设计、施工。
(2)天门一级物流中心。本项目为我市“十一五”重点站场建设项目,项目选址在天门经济开发区,位于随岳高速公路以东、天仙公路接线以南,紧邻随岳中收费管理处。天门一级物流中心位于天门经济开发区内,主要满足天门主城区企业单位物流、仓储的需求。项目选址位于高速公路与一级公路接合处,有利于交通的组织,配套现代化的仓储设施与信息平台,建成现代化物流中心。
(3)天门中心客运站一级站改建。天门中心客运站为1993年建成的二级客运站,随着天门城市常住人口的增加,以及武荆高速公路建成,天门的主要客流将集中在该站,受现有场站设施规模小的限制,远不能适应安全乘车的要求。因此,我们规划将该站改建成一级站,作为长短途运输与城市化交换乘中心站。
(4)城市公交终点站。在城区的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各规划一个城市公交终点站,作为各路公汽的检修站与终点站。东站设在杨林以东、南站设在候口以南,西站设在黄潭、北站设在弯坝附近。每个终点站占地不小于30亩。设立公交终点站,有利于城市公交往农村延伸,有利于公司化运作。
(5)直升机场。未来武汉城市圈之间医疗急救、抢险救灾、反恐等应急行动都离不开直升机。按现行规定建直升机坪的场址须经军、民航批准,楼顶的停机坪设计、施工单位是由具备民用机场设计、施工资质的单位来承担的,设计方案经过民航主管部门的审查,对场地有周围环境的选择条件也有相关要求。规划按直升机场的相关要求,在市区南北各规划一个直升机场,满足普通直升机起降要求。
(6)仙北港综合码头。仙北是我市唯一具备公铁水联运的重要港区,其水运资源非常珍贵,规划在仙北取水口下流至天门与汉川交界处,设置仙北港区,依次规划六个千吨级泊位,在岸线上规划堆场与仓储建筑,利用重交道路与天仙公路、仙北火车货运站之间相连接,建设汉江仙北综合港口,使码头具备集装箱、散货运输、堆场、仓储服务的大型港口码头。为此,要求根据交通规划,调整仙北工业园总规,扩大港区用地范围,规划进港公路。
(7)汉北河竟陵港区。汉北河竟陵港区服务天门主城区,是今后主城区工农业大宗货物运输的重要港口,规划吞吐量100万吨,6个靠泊位能力500吨级泊位。竟陵港规划位置在汉北河鸿渐大桥上游老龙堤段,在现有舟桥团训练基地区域,在东岸设6个泊位,仓储、堆场主要设置在东岸,规划用地100亩。
港口后方集疏手段以铁路、高速公路、一级公路和管道为主,并与铁路干线、高速公路网、一级公路网相联系,建设和完善疏港公路,形成与交通干线紧密衔接的港区对外通道,港区与绕城公路按重交技术要求规划进港连接道路,方便货物进出。
后一篇:天门十大酒店&餐饮公司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