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作者:原厦门气象台科普教育基地负责人吴智辉,原创作品,转载请注明出自知识就是力量微信公众号)
新一轮雾霾天气将至,好好的周末眼看就泡汤了!先抱好键盘,分清啥是雾啥是霾?
什么是雾?雾是怎么形成的?
雾是空气中的水汽达到(或接近)饱和,在凝结核上凝结而形成微小水滴。另外,在雾形成过程中,还需要把这些微小水滴保持住,为此,需要一个特定的条件,就是温度随高度不是降低,而是升高,这在气象上叫逆温层。如果在近地面形成逆温层,空气就会变得十分稳定,空气失去了上下交换的机会。逆温层像个盖子一样压在地面上,微小水滴就会被固定在一个地方,形成大雾。雾的形成概括起来只有两种途径:一因空气温度降低而产生,二因空气中水汽增加而产生。
对于雾的程度,是按能见度来区分的。世界气象组织只规定两种雾——雾和轻雾。当能见度降低到1公里以下的称为雾,能见度在从1公里到10公里的称为轻雾。
雾的两个“孪生兄弟”你造吗?
雾还有另外两个“孪生兄弟”霭和霾。许多人不知道它们的区别,常把它们混为一谈。
霭是中国的名词,字典解释是云气和轻雾,在气象学中则指的是悬浮在空气中的微小水滴或湿的吸湿性微粒,这点和雾相像。当霭出现时,水平能见度一般比雾出现的时候要高,通常在10公里以上。这说明霭能使能见度降低,但程度比轻雾还要轻。
霾是用来表示有风沙的天气,在气象学中霾是一种天气现象,是指大量极细微的干尘粒均匀地浮游在空中,使水平能见度小于10公里的空气普遍浑浊现象。霾使远处光亮物体微带黄、红色,使黑暗物体微带蓝色,当空气湿度增大,水汽凝结加剧时,霾也可能转化为雾。
雾天空气脏最好不外出
在雾天,水汽、灰尘杂质、各类污染物都难以扩散,全都凝结、聚集、滞留在近地面的空气中,所以在雾天空气是很脏的,雾天应该尽量不去户外锻炼。有雾的日子要特别注意交通安全,特别是自驾车的司机,“对面不见人”最好别开车出门。一定要出门的,注意要开启示廓灯、后位灯、雾灯;要严格按车辆分道线行驶,不要长时间占用超车道行驶;要保持足够安全的跟车距离;连续驾驶2个小时左右就应休息。大雾容易造成灾害,但北方冬季,在大雾时有一个特别的景观,就是雾凇。在吉林,雾凇成为当地的一大景观。
商业合作请联系jiangq@cast.org.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