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叶永烈——“当时,我自费订阅的唯一杂志”

(2016-11-03 12:32:30)
标签:

杂谈

http://mmbiz.qpic.cn/mmbiz_png/3SsrXDu3WYFk8y7YAkegF52ZGqEd9YpC2hkibDy2zFZ09NeOuyKvia25MnVwEkdZR8ZMXXKqRjqWCxHicgIGDt5SQ/640?wx_fmt=png&tp=webp&wxfrom=5&wx_lazy=1

(上海作家协会专业作家。早年从事科普创作,著有《十万个为什么》(主要作者)《小灵通漫游未来》等。《叶永烈科普全集》28卷、1000万字,即将在2016年年底出版。首次与《知识就是力量》结缘于1956年,在《知识就是力量》首发文于2015年10月刊,总第515期,《科幻名家给孩子的“悄悄话”》。)

精彩内容

说起来,我跟《知识就是力量》杂志结缘很早。那是在60年前的1956年,我上高二,16岁,喜欢读科普杂志的我,跟同桌一位姓林的同学一起合订了一份苏联的《знание-сила》的中文版。《знание-сила》便是《知识就是力量》。可以说,我是《知识就是力量》中文版的第一代读者。

当时,《知识就是力量》中文版印刷精美,图片很多,内容丰富,我很喜欢,也成为我自费订阅的唯一杂志。我从《知识就是力量》中文版上读到正在连载的苏联科幻小说《精密度的钥匙》。这是我读到的第一篇科幻小说。《知识就是力量》还曾有个专栏,叫“点点滴滴”。这个专栏里的文章短小精悍、生动有趣,天南地北、无所不谈。我爱看这个专栏。在不知不觉之中,《知识就是力量》播撒的科学的种子,在我心中发芽,引起我对科学、对科普的兴趣。

考入北京大学之后,在图书馆里,我可以经常见到《知识就是力量》杂志。我依然是她的热心读者。此外,我还喜欢读《科学大众》《科学画报》这些科普杂志。这时候,我开始学习科普创作,从《知识就是力量》杂志的科普文章中学“门道”。我一边读,一边做读书卡片。

1958年,不知天高地厚的我正值18岁,我用读书卡片摘编成我的第一本书稿《科学珍闻300条》,寄给河北人民出版社。遭到退稿是理所当然的事,但是这表明了我对于科普写作的喜爱。

后来,我不再搞科普摘编之类的事,而是认认真真为北京市科协主办的《科学小报》、国家科委的《创造与发明》等报纸写科学小品,内中以化学小品居多。

1959年,我把化学小品结成一本集子,叫作《碳的一家》,投寄给上海的少年儿童出版社,并于翌年 — 1960年2月得以出版,成为我平生出版的第一本书。我也因此被少年儿童出版社看中,委以重任,参加写作《十万个为什么》,并成为1961年出版的第一版《十万个为什么》的主要作者(全书5册,总共900多个为什么,我写了300多个)。

在《十万个为什么》第一版出版之际,我写出了科幻小说《小灵通漫游未来》。我能取得这些成绩,得益于当年《知识就是力量》《科学大众》《科学画报》等科普杂志的启示。尤其是编写《科学珍闻300条》一书,使我从《知识就是力量》等科普杂志得知最新科技发展动向,无意之中为创作《小灵通漫游未来》做了准备。

春雨润物细无声。我从《知识就是力量》等科普杂志的读者,一步步成长为作者。正因为这样,我写下这篇短文,祝贺《知识就是力量》60周年的诞辰。


编辑:胡小雨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