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秋季小儿好发疾病——手足口病孪生兄弟“疱疹性咽峡炎”

(2016-10-25 09:10:50)
标签:

杂谈

​(作者:夏晶,育儿科普作者。审稿专家:陈卫春, 儿科副主任医师, 宜兴市第二人民医院专家委员会主任,南通大学兼职副教授,江苏省医疗保障评审专家,无锡市医学鉴定专家,宜兴市医学会儿科学组副组长。原创作品,转载请注明出自知识就是力量微信公众号)

近期,朋友圈被一则“孩子高烧40度,确诊为疱疹性咽峡炎,听说传染性极高,儿童医院、儿研所已经有上千名类似的患儿就诊……”消息刷了屏。这里提醒各位家长,请不用慌,用知识来武装自己,不用被假象蒙蔽双眼。秋季确实是疱疹性咽峡炎的高发季节,但是没有网传的那么夸张!

秋季小儿好发疾病——手足口病孪生兄弟“疱疹性咽峡炎”

(图片来自网络)

什么是疱疹性咽峡炎

疱疹性咽峡炎是一种特殊类型的上呼吸道感染,由于其初期症状与一般感冒区别不大,因此很容易被人误解为普通感冒而延误治疗。也有患者没有其它症状。造成疱疹性咽峡炎的原因有很多,主要是由于天气比较炎热、室内空气流通不畅,使室内空气细菌和病毒急剧繁殖,进入小儿呼吸道而引起疾病发生。这些病毒主要是柯萨奇病毒、埃可病毒,以及并发细菌感染等。

发病高峰期:

好发于夏秋季节。

易患人群:

5岁以下的小儿为高发人群。

传播途径:

以粪口或呼吸道为主要传播途径。

秋季小儿好发疾病——手足口病孪生兄弟“疱疹性咽峡炎”

​(图片来自网络)

疱疹性咽峡炎的临床表现

疱疹性咽峡炎主要的临床表现为口腔内疱疹、发热,该疾病由于由柯萨奇病毒不同的亚型引起,所以临床表现差别很大,有时轻,有时却很重,不同年龄临床特点也不太一样。

重的起病急,高热起病,体温可达39~40℃或更高,约2~5天后下降,还有烧的更长的。体温特别高时甚至会发生高热惊厥(婴幼儿高烧期间睡觉时听到响声会有惊跳反射,要与受到惊吓相鉴别)。患儿烦躁哭闹明显,有的患儿可有呕吐、腹泻。而轻的仅有1-2天的轻中度发热,也有少数患儿没有发热。

小婴儿常表现为拒食拒水,口水增多非常明显。这是由于患儿咽峡疱疹溃疡后造成咽部疼痛,婴幼儿不会诉说,以拒食以减少吞咽,口水多也是减少吞咽所造成的。小婴儿口水明显增多时这个疾病比较典型的症状,但容易被家长忽视。

大一点的幼儿常会自诉嘴巴痛(准确的应该说是咽痛,家长一定要注意观察,不要认为可能是口腔溃疡)。

秋季小儿好发疾病——手足口病孪生兄弟“疱疹性咽峡炎”

​(图片来自网络)

疱疹性咽峡炎和手足口病的区别

1.症状:疱疹位置不一样

疱疹性咽峡炎:发热,咽部起疹子,手足没有疹子。

手足口病:发热,嘴巴、手、足、臀部起红疹。

2.风险:疱疹性咽峡炎重症风险低一点

疱疹性咽峡炎:患儿一般一周左右可痊愈,多以门诊治疗为主,发生重症的风险远低于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可引起脑炎、肺出血等并发症,发生重症的风险是千分之一,疱疹性咽峡炎也有可能,但较少。

秋季小儿好发疾病——手足口病孪生兄弟“疱疹性咽峡炎”

​(图片来自网络)

疱疹性咽峡炎的治疗

一般治疗

此病系病毒感染,病情不重可不用特殊治疗,注意护理,待其自然恢复就可以了。

对症治疗

1.发热

当患儿体温低于38.5度时要积极的物理降温,当患儿体温高于38.5度要积极的进行药物治疗。

2.咽部疼痛

可以选择一些喷雾制剂。

特殊治疗

当患儿血常规检查提示合并细菌感染,C-反应蛋白指标已经到达输液指标的时候,请遵医嘱。

秋季小儿好发疾病——手足口病孪生兄弟“疱疹性咽峡炎”

​(图片来自网络)

疱疹性咽峡炎患儿的护理

1.给孩子多喝水,温凉开水,用水去冲刷粘附在咽部或口腔的细菌、病毒,减少其繁殖,患儿的病程就有可能缩短。

2.病程期间最好给患儿流食、富含营养的食物,温度一样不能高,拒绝给甜食、刺激性的食物。

秋季小儿好发疾病——手足口病孪生兄弟“疱疹性咽峡炎”

​(图片来自网络)

疱疹性咽峡炎的病程

教你辨别宝宝的病程到哪个阶段了?大约还有几天病情能好转!


若医生告知你宝宝咽峡充血特别明显,咽部处有浅灰色的小疱疹,说明宝宝的病情发现的早,宝宝还要经历2~3天的煎熬。接下来的2~3天更难过,宝宝咽部会更疼痛,拒食或哭闹会更加明显,这时家长要注意多次使用喷雾制剂。当宝宝开始进食逐渐的变好,证明疱疹性咽峡炎病程完毕。

秋季小儿好发疾病——手足口病孪生兄弟“疱疹性咽峡炎”

​ ​(图片来自网络)

编辑:姚迪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