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猪也能为人类捐献器官?

(2016-07-09 09:29:18)
标签:

杂谈

(本文选自蝌蚪五线谱 < 微信号:kedo2011 > ,已授权转载)

猪是地球上最古老的物种之一,已有3600万年的历史,比人类要“老”10倍。但是猪在人类的印象中一直是“笨”“懒”的象征,殊不知在自然界,猪与人类之间的紧密亲缘关系让其具有了成为人类器官捐献者的潜力。

2016年4月21日,一则“猪胰岛成功移植给3名糖尿病患者”的新闻,让很多糖尿病人甚至器官衰竭病人看到了希望,随着医学的进步,未来猪或许会成为人类的 “救世猪”。

http://mmbiz.qpic.cn/mmbiz/3SsrXDu3WYGozGDtibL2ySgw81FlcmXF9jBrQVaQ6jFCxLo0HH8YpqU0icA7SR0veYiaJEia0g9Oe8nAQ1qzibFsCzg/640?wx_fmt=jpeg&tp=webp&wxfrom=5&wx_lazy=1


(图片来自网络)

器官衰竭一直都是医学上的难题,除了器官移植之外很难找到长久维持生命的办法,但是由于人类器官捐献的局限性,同种移植的人源供体连1% 的病人的需求都不能满足。在这一情况下,医学专家开始研究异种移植。

异种移植,就是将某一动物的器官、组织或细胞移植到另一物种体内并保持其生理功能,以帮助后者存活,类似于植物的“嫁接”。国际上曾有过利用狒狒的器官进行移植的案例,但都没有成功。

最后,医学专家把异种供体的研究放到猪的身上,猪与人类的亲缘关系、猪与人类基因图谱的相近性让猪的器官更有可能广泛用于人体。近几十年来,科学家也一直努力使猪成为人类器官移植的稳定供应源,但人体免疫系统的排斥反应和猪基因中病毒造成的感染是研究的两大阻碍。

2015年10月,美国哈佛医学院遗传学实验室的乔治·邱奇和他的研究小组宣称,他们攻克了让猪成为人体器官捐献者的一个最大难关——断绝猪内源性逆转录病毒(PERVs)在器官移植接受者体内重新激活的可能性。这一历史性突破,有望使猪成为完美的人类器官捐献者。

邱奇领导的研究解决了这些问题。他们通过CRISPR/Cas9基因编辑技术成功地在猪胚胎中灭活了62种PERVs。这一数量是科学家在其他动物身上所能灭活的内源性逆转录病毒数量的十倍。研究人员认为,这一成就使他们能够制造出合适的人类器官捐献者。 

很多人疑惑,为何是猪提供供体?

而不是狗,以及与人类更为接近的猴子、猩猩等灵长类动物?

中国科学家、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教授王维教授解释,经研究,猪的心脏、肝脏、肾脏、胰岛、神经细胞以及软骨细胞,与人的相应器官、组织和细胞在结构、功能上几乎完全一致,移植患者身上完全可以发挥原有器官的作用。



http://mmbiz.qpic.cn/mmbiz/3SsrXDu3WYGozGDtibL2ySgw81FlcmXF9gLTWDjCGiaeiaOWib4s1wEqmyRFaBdvQxfFpx4ey149uSpcicCjmw6g81A/640?wx_fmt=jpeg&tp=webp&wxfrom=5&wx_lazy=1


猪胰岛素和人胰岛素结构极其相似,仅差一个氨基酸。临床也证实,长期使用猪胰岛素治疗人糖尿病有效。同时,猪的繁殖期短,只有19天,器官容易获得。此外,猪与人至今已共同生活数千年,相互间不存在难以控制的人畜共患疾病。而像猩猩等灵长类动物,自身所携带的病毒较多,包括艾滋等病毒也有可能从灵长类动物传到人类身上。

为了选取更加高质量的猪源,王维教授对多种我国独有的纯种种猪进行研究,最后选定贵州香猪与广西巴马猪进行杂交,选育出了现在的“五星级猪”:它们不带肝炎、禽流感、艾滋病等危险人畜共患疾病或遗传致病基因,胰岛含量极高,很容易分离出来,而且很容易喂养,可以大量提供使用。

澳大利亚悉尼大学威斯敏医院异种胰岛移植实验室主任易受南表示,猪的角膜、皮肤、胰岛、关节、肌腱、韧带、肾脏、心脏、肝脏等都可能用于人体的移植,美国曾有医疗团队将猪的心脏移植进灵长类的体内,并存活两年多;猪的肾移植入狒狒体内,存活了135天。

在未来几年,猪会成为人类器官的完美捐献者!也许在未来的某一天,器官功能衰竭将被“万能”的猪划上终结的符号,让一些器官病变的人得到拯救。

编辑:古逸盈

商业合作请联系jiangq@cast.org.cn 投稿请联系 xueyn@cast.org.cn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