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甜蜜的事业
庞国芳院士在查看技术报告
甜美的蜂蜜一直是中国传统的出口农产品之一,中国曾经是蜂蜜产品产量和出口量世界第一的国家,但是在上世纪90年代,由于掺假现象和化学污染现象的出现,许多产品因为化学污染超标而遭到退货索赔,中国蜂蜜在国际上的信誉受到很大的冲击。当时中国没有自己的与国际接轨的蜂蜜真假鉴别和300多项农药化学污染物检测技术标准,出口的蜂蜜有时要送到国外去检验,昂贵的检验费用,冗长的检验时间,当检验结果返回时,往往又错过了良好的商机,最后弄了个鸡飞蛋打。
鉴于此,庞国芳院士认为,必须建立与国际接轨的蜂产品安全卫生检测标准,这意味着要对蜂蜜真假鉴别和多达300多项农药化学污染物进行检测。为了保障中国蜂蜜的质量,打破“绿色贸易壁垒”,庞国芳院士组织技术人员进行技术攻关。1998~2001年,庞国芳团队对中国的27种纯正单花蜂蜜和来自25个省130多家蜂蜜企业的12990个蜂蜜样品进行普查,发现蜂蜜中的碳同位素比值在21.5~28.5之间,这成为鉴别蜂蜜是否掺假的重要依据。考虑到欧洲、美洲和日本是中国蜂蜜的主要出口市场,庞国芳院士针对这些国家和地区规定的300多项农用化学污染物检测标准进行了系统的研究,最终建立了31项检测技术国家标准,初步形成了中国蜂产品的安全卫生检测技术标准体系。
蜂蜜
达到了国际标准的要求,不仅规范了市场秩序,而且有力地提升了蜂蜜产品的质量和国际竞争力。为了推广新的检测技术标准,庞国芳院士向生产厂家保证在收到蜂蜜样品24个小时内拿出检测报告,检测全年无休!凭借过硬的检验能力和快捷周到的后续服务,秦皇岛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技术中心成为享誉海内外的蜂产品检测实验室,许多发达国家的客户甚至在签署购买中国蜂蜜的合同中特别要求将产品样品送到庞国芳领导的实验室进行检测。目前,秦皇岛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技术中心已经成为国家级蜂产品检测重点实验室。到2007年,该实验室每年对出口蜂蜜安全指标的检测量已经达到全国出口量的一半。在实验室的仓库中,常年储存着上千瓶蜂蜜样品存样,庞国芳院士每每闻到蜜香总是开玩笑地说,这是“甜蜜的事业”。
庞国芳院士和他的团队在蜂蜜检测上的不懈努力,大大提升了中国蜂蜜的质量,出口到五大洲40多个国家和地区,30年从没出过任何质量问题。因此,促进了行业的技术进步,产品质量不断提高,全国有28个省市400多家企业从中受益。
食品安全是关系到老百姓生活的大事,正是因为有了像庞院士这样的科学家们不断努力,我们的生活才显得如此美好。加油吧!有志于做科学家的小盆友们,看着这些前辈们的努力,你们现在的学习辛苦点儿算什么呢~
本文出自《知识就是力量》杂志2016年1月刊《庞国芳:让世界在嘴中更安全》一文,作者:江泓。
编辑:张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