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无人驾驶地铁的时代快到了?

(2016-04-15 16:32:31)
标签:

杂谈

(本文出自《知识就是力量》杂志2016年4月刊《无人驾驶,让地铁如虎添翼?》一文,作者:安澜,原创作品,转载请注明出自知识就是力量微信公众号

近年来,无人驾驶地铁进入了越来越多大城市的交通网络。丹麦首都哥本哈根的无人驾驶地铁系统,自2002年10月交付使用以来,至今没有出现过严重障碍和重大安全事件,而且乘客满意度高达98%,创造了行业奇迹,被誉为“全球最完美的地铁”。2011年6月开通的德国纽伦堡地铁3号线,更是实现了无人驾驶列车和传统列车混跑,使既有运力资源被充分利用。

无人驾驶地铁的时代快到了? 
里昂地铁的无人驾驶列车,只有两节车厢,但可以满足这座城市不大的客流

在中国,北京为2008年奥运会修建的机场快轨,是第一条拥有无人驾驶条件的地铁线路。但因为准时抵离机场事关重大,出于稳妥起见,它并没有真的采用无人驾驶方式运营,在开通近8年后,仍然配备司机进行人工控制。


尽管如此,无人驾驶地铁的发展仍然是难以忽视的趋势。这是因为,作为有人驾驶地铁系统漫长应用经验的总结与优化,无人驾驶地铁可以有效地降低司机人为失误或突发健康问题而导致的安全风险,而且在设计之时,就为自动控制系统留出更多的安全冗余,比如全自动的屏蔽门等,其安全性与传统的有人驾驶地铁相当甚至更高。


而且,自动化相关技术的发展,也让走过30多年的无人驾驶地铁系统变得更为“智能”。更快速的计算机提供了更多的反应时间,使无人驾驶列车也用上了钢轮,从而有可能与传统的路轨兼容。不仅如此,一些最先进的无人驾驶地铁系统,比如北京燕房线的无人驾驶列车,还可以通过装在车头下方的传感器判断前方路轨上障碍物的质量,进而推断其性质,使计算机决定列车是紧急刹车还是无视障碍继续前行。如果车辆遇到足以妨碍运行的障碍物,系统可以在1.4秒内启动紧急刹车程序,使时速80千米的列车,在200米之内完全停下来。


得益于计算机控制程序一经设定便会严格执行的特性,近年来兴起的大数据技术,也可以在无人驾驶地铁系统中发挥更大的作用。在线路开通运行一段时间之后,人们就可以根据每天不同时段和每周不同日期的客流数据,对线路控制程序进行调整,使运力和客流更为契合。



新媒体编辑:张旭

原文编辑:黄庆



无人驾驶地铁的时代快到了?

科普的小船不会说翻就翻!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