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诺贝尔奖获得者丁肇中先生曾深有感触地说:“任何科学研究,最重要的是要看对自己所从事的工作有没有兴趣……比如搞物理实验,因为我有兴趣,我可以两天两夜、甚至三天三夜在实验室里,守在仪器旁,我急切地希望发现我所要探索的东西。”那么,我们如何才能像丁肇中先生一样,在看起来枯燥的学习中寻找到乐趣呢?
1.了解自己的兴趣点,学会选择,培养中心兴趣。
兴趣是天赋的另一种表达形式。也就是说,兴趣对个体的作用在某种程度上决定于个体的天赋水平。能够促使个体走向成功的,是个体对某一领域或某一活动的特有的兴趣。也就是说在对这些领域或活动的探究上,个体表现出很强的坚持性。这是成功的保证。
如果你被广泛的兴趣爱好困扰,不妨静下心来想一想,自己最喜欢什么。试着对自己诸多的兴趣按重要性进行排序,选择那个自己最不愿意放弃、自己在兴趣培养的过程中体验到最大成就感的兴趣,作为中心兴趣来培养,并且一直坚持下去。
2.合理分配学习与兴趣培养的时间,学会时间管理,提高学习效率。
学习与兴趣培养的矛盾很大程度上来自于时间分配的不合理,你之所以纠结是因为花在兴趣培养上的时间占用了既有的学习时间,于是引起了家长和老师的不满。
所以,大家不妨尝试一下时间管理,给自己制订一个时间表,在保证完成学科学习任务的前提下,规定每天、每周、每月在兴趣培养上的时间分配,并严格执行。这样的时间管理策略也能提高我们对现实生活的掌控能力。
科学的时间管理策略是学习策略的一种类型。现有的研究表明,在个体学习能力的提升上,学习策略的培养与训练是重中之重。更为重要的是,我们在兴趣与学业中的时间管理经验能够顺利迁移到其他领域,从而不仅能够在兴趣与学科学习中找到平衡点,也能在其他领域的学习中积累更多经验。
我给自己的微信公众号打101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