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李彦宏未来论坛谈创新,众科技大佬怎么看?

(2016-01-18 16:38:34)
标签:

杂谈

(本文内容根据未来论坛年会现场速记整理而成)

1月17日,未来论坛首届年会在北京开幕,大咖云集。年会以“人类认知新百年”为主题,不仅汇集李彦宏、杨元庆、丁健、沈南鹏、徐小平、张磊等来自互联网和投资界领袖共同探讨科技创新;还邀请到了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杨振宁、北京大学生命科学院前任院长饶毅、清华大学副校长兼生命科学学院院长施一公、法国数学家Cedric Villani等国内外顶级科学家分享智慧成果。此次年会最大亮点是“未来科学大奖”的成立,为强化科学传统,激励在科技领域做出重大贡献的公民和组织,未来论坛推出高达百万美元的“未来科学大奖”。知力君受邀参加了本次年会,现场收获的智慧成果可不敢藏私,赶紧share一下!

李彦宏未来论坛谈创新,众科技大佬怎么看?
图注:杨振宁在“未来科技大奖”成立仪式上讲话


李彦宏未来论坛谈创新,众科技大佬怎么看?

图注:各界精英共同见证“未来科技大奖”成立


技术创新与模式创新——李彦宏 百度公司创始人、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


很多的创新可以在中国能够有更多的试错的机会,我们就有可能走在世界创新的前列。所以,我觉得在先行先试上,中国是有优势的,这个是对创新是有很大的价值的,当然我们还有一个优势,也是全世界都不具备的一个优势,就是中国巨大的市场。中国互联网的网民七亿多,我们十几亿的人口,可能是全球最大的市场,以前不是现在都会变成是。有最大的市场,你又有了很多去尝试、去试错、去创新的这样的机会。在别的地方没有碰到的问题,我们先碰到了。所以我们就要有机会先去思考,先去找解决方案。解决方案的产生其实就是创新产生的过程。所以,我觉得巨大的市场和先行先试的理念会是中国在未来创新当中两个非常非常重要的优势。


那么,要想让中国变成一个真正引领创新的国家,我们一个方面要扬长,充分发挥我们这些方面的优势,另外一个方面也要避短,或者是说补短,如何让我们在语言和文化上的缺憾能够变得不是那么的明显。所以未来也许我们这些个企业家应该更多的去资助这些好的大学,帮助外国人更加了解中国,这样的话他们在中国受了教育,了解了中国的语言和文化,将来更有机会在这里做出事情,这是我觉得第一个可以弥补的。其次,我们要做一些这种科学的大奖去奖励那些在中国做出的创新,科学方面的创新。让大家觉得做科学是有面子的,是受人尊重的,是有未来的,这些方面我们都可以做。


美的科学和科学的宇宙观——张双南 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研究员


社会发展的动力和科学技术创新的本质是什么?没有普世美,因此只有多样美。有多样美的社会才是有生命力的社会,没有最美只有更美,追求更美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动力。技术创新是干什么用的?弥补缺陷,弥补各种各样的缺陷,人类的缺陷甚至自然的缺陷,科学创新归根结底干什么?发现新的东西,当然就是发现不常见。因此我总结一下,社会发展的动力和科技创新的本质,就是对美的追求。这是我在这个审美的观念之下的思考。但是作为科学研究上来讲,我们还是希望对美的追求要永无止境。我们要考察一下我们现在的科学理论,到底还有没有缺陷。所以我们仍然要在修补我们缺陷的情况下发现新的不常见。



生命的本质和生命的极限——施一公 清华大学副校长、清华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院长、中国科学院院士


这个世界是超微观世界决定微观世界,微观世界决定宏观世界。我们人是什么?就是宏观世界里的一个个体,所以我们的本质一定是由微观世界决定,再由超微观世界决定。所以我们究竟是什么?我们只不过是一个细胞过来的——受精卵,所有受精卵35亿年以前来自于同一个细胞,一个复杂的量子纠缠的体系,就这么简单。其实我不知道这里面是什么,但是我相信它。


人类科学发展到今天,我们完全是盲人摸象一样,我们看到的世界是有形的,我们自己认为是客观的世界,其实宇宙中只占4%的能量,96%的我们根本不知道,我们叫暗能量暗物质。盲人摸象是科学的?一定是科学,每个人摸的都是真实存在的,都是看得见摸得着的,我们也是如此,只是我们不知道摸的是背还是尾巴还是耳朵。我们是原子,我们在宏观世界,我们希望两个世界看超微观,那是一个最美好的、极其美妙的世界。



爱因斯坦之光电效应,百年的发现和创新——沈志勋 斯坦福大学物理科学讲席教授,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


人类对光电的认识认知改变了我们的生活,我们今天讲到了很多的互联网,世界连在一起,如果没有光纤通讯,我想是很难做到的。将来有一天看到很多的科研是量子信息,或者是说量子计算,将来有一天也许光在这里给我们带来了下一步。


爱因斯坦做了非常多的、非常重要的工作。我们知道这个狭义相对论,广义相对论,真正影响了人类文明的进程。那么,回顾一下的话,就是说光电效应所衍生的对光的量子认知,将人类对光的认识提高到了一个崭新的高度。为量子论的建立提供了一个重要的基石,光电效应、黑体辐射这是量子力学建立最早期的基石,为现代的激光的发明奠定了理论的基础。量子力学和激光催生了现代电子学和光学通讯,促成了信息革命,在一定意义上来说从根本上改变了人类的生活。今天,光的量子认知依然是现代发现和创新的源泉,从基础科学到新材料、新能源,从照明到娱乐,从光的同学到量子计算,从激光制造到光医学,从全息成像到虚拟世界,这依然是一个非常期待的领域,我们看到的是冰山一角。


荣誉对中国的意义——饶毅 北京大学讲席教授


我期待,珍惜荣誉、追求崇高。

在荣誉难辨的时候,确立荣誉有助于社会理解尊严。在良莠混杂的时候,褒扬优秀能促学界追求卓越。

荣誉,虚则名望,实乃风尚,超凡脱俗提升精神境界。

荣誉,不在求全,贵在求真,良性动力有益社会进步。

荣誉是肯定成就,激励后辈,荣誉不赋予权力、平衡利益。

凡荣誉讲究风骨,安能催眉折腰事权贵。是学术不免孤傲,强调蓬莱文章建安骨。

荣誉不可能完美无缺,关键在见识和公德。

荣誉并非只来源于奖项,核心在贡献和信心。

鼓励之中,还有鞭策和期待,可颂而不扬。

成就之外,更需善举和美德,为大学之道。

努力得到人们公认、甚至崇拜,固然带来一时的愉悦,奉献不为众人熟知,甚至误解,也能保持一生怡然。


科学人才如何产生——沈南鹏 红杉资本全球执行合伙人


要看到有越来越多的华人成为顶级的科学家,我相信我们需要一个很好的教育体系,尤其是高等教育体系。就像要出现优秀的足球运动员需要有越来越多人喜欢去踢足球。那么提升教育,尤其是高等教育里面的整体的基础科学的水平,我认为恐怕是一个特别重要的课题。


上世纪80年代初,当时的口号是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也不怕。学习数学物理就一定需要最后成为数学家和物理学家吗?未必。当然,当中一定会产生一批我们希望优秀的,全球卓越的数学家和物理学家和基础科学家。但是这样的教育本身提供了很多重要的个人职业发展的、重要的一些基础的培训。举个例子,基础科学有两个很重要的因素,我认为对个人成长是有巨大帮助的:一个是逻辑思考能力,我认为这个对每个人的职业生涯,不管你后来做什么,做企业管理,做创新都一样。第二个就是建模的能力,作为基础科学恐怕每天都在打交道的就是建模能力。建模能力,我们发现是很多创业企业需要的能力,也是很多企业管理当中需要的能力。所以,我相信,要提高整体的人才的素质,应该去引导更多人,根据自己的爱好来选择自己的专业。因为越来越多的海外的公司寻找最好的学生的时候,他们会把眼光打得更开,从人文科学、基础科学,各个方面去寻找,因为我们需要的人才是能够跑长跑的人,这些基础科学所带来的良好的培训和很好的视野,给这些人才的发展带来了巨大的未来发展空间。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