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在家庭教育中,如何引导孩子观察静态植物?如何把观察力与表达写作力相结合?《知识就是力量》杂志社何郑燕老师分享了自己的实务经验“阅读与自然相联结——立体阅读调动孩子的科学好奇心”;来自厦门园林植物园的刘与明副主任,是全国花卉咨询专家,长期从事园林植物科研科普工作,在这场讲座中,他与听众们分享了藤本植物爬树的秘密!
为什么家庭教育提倡科普阅读?
专家回答:丰满的阅读应覆盖文学、历史、艺术、科学、哲学等几个方面,目前很多学校重点引导学生关注文学阅读,主要因与语文教学有关。家庭教育应注意与学校教育形成互补,家长应特别重视孩子精神营养的全面性,宽广的视野需要科普阅读来提供支持。科普阅读涉及天文、生物、地理、物理、信息科技等方方面面,通过集听、读、画、表演、行知等多种角度调动身体感官参与的立体阅读,能触动孩子的内心,让孩子的观察与想象得到最好的发挥,对孩子在创作中找到独特的视角也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知识就是力量》杂志社南方运营中心总监何郑燕老师启发小朋友互动
何郑燕老师引导小朋友观察植物
什么是藤本植物?为什么说藤本植物是大树的“杀手”?
缠绕茎和攀援茎植物的统称。热带亚热带森林里藤本植物特别茂盛,形成森林内的特有景观。藤本植物的植物体细长,不能直立,只能依附别的植物或支持物,缠绕或攀援向上生长的植物。藤本依茎质地的不同,又可分为木质藤本(如葡萄、紫藤等)与藤本草质(如牵牛花、长豇豆等)。
厦门科普作家协会副理事长刘与明老师分享藤本植物爬树的秘密
有些藤本植物的“私心”太重,只顾自已的利益,不管他人的死活,成了“侵略者”“杀手”。大树无私地提供自已的身躯作为支柱让这些藤本植物向上攀援,可它们一但爬到树梢之后,便迅速用枝蔓将树冠严严实实地覆盖住,贪婪地获取阳光。可怜的大树因此失去阳光的普照,不能开枝展叶,无法进行光合作用,更不能开花结果,当植物体内的营养消耗怠尽后,大树便轰然倒下。这些落下的藤本植物还会长出新的根系,继续攀爬另一棵大树,重当一回“杀手”。
大树的“杀手”——扁担藤
雨林里的扁担藤就是这样的“杀手”,森林里的大树一旦遭遇这一“敌人”,那就遭殃了。在雨林里,扁担藤可以从这座山爬到另一座山,如果要形容它超强的攀爬能力,中央电视台的解说词是这样说的“你不要问我从哪里来,不要问我到哪里去”。换一句话说,你找不到它从哪里长出来,也找不着它爬到哪里了!
何郑燕老师推荐了多种优秀的青少年科普期刊和网络免费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