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1954年苏联建成世界第一座试验核电站并网发电以来,全球在运行的核电站反应堆有400多座,累计安全运行了约1.4万堆年,期间重大核安全事故共发生了三次,分析如下。
三哩岛核事故:
该厂位于美国宾夕法尼亚州,1号机组1974年开始正式运行,2号机组1978年正式运行,采用压水堆技术。1979年3月28日,三哩岛核电厂的2号机组发生了严重事故,起因是蒸汽发生器的给水泵跳闸,给水管线上的阀门由于维修人员的误操作而处于关闭状态,使蒸汽发生器的给水中断。
事故发生后,由于信号显示不全,操纵人员未能及时发现设备处于不正常状态,出现了多次的人为误操作,使得事态严重恶化,堆芯发生三次裸露,导致反应堆堆芯严重损坏。但由于安全壳的防护,没有造成大量放射性释放的灾难性后果。事故表明,三哩岛核电厂存在设计缺陷、设备故障、操作失误和管理缺陷等问题,而操作员的失误是引发这次核电安全事故的主因。
切尔诺贝利核事故:
该厂位于乌克兰的普里皮亚季,1号反应堆1977年启用,其后2号(1978年)、3号(1981年)、4号(1983年)反应堆相继启用。采用石墨管道式沸水堆。
1986年4月26日,切尔诺贝利核电厂4号反应堆在计划停堆进行检修前,做汽轮发电机甩负荷实验。在不具备甩负荷实验条件的情况下,操纵人员仍顽固地坚持实验,又出现一系列操作错误,发生了堆芯熔化和大量放射性外泄的事故。但是,反应堆设计缺陷,特别是没有安全壳等防护设施是此次事故的主因。
福岛核事故:
该厂位于日本首都东京东北方向大约270千米处,共有6台机组,均采用沸水堆技术。
2011年3月11日,日本东北海域三陆洋面发生9.0级强烈地震,并引发海啸。在强烈地震和海啸的双重自然灾害超出了核电厂的设计极限的情况下,外电网全面瘫痪,同时,海啸摧毁了核电站主要的后备柴油发电机,致使福岛第一核电厂多台核电机组的冷却系统停运,进而导致乏燃料破损、部分堆芯熔化和氢气爆炸,发生放射性物质大量泄漏。
这次核事故被国际原子能机构定性为7级,即核事故分级的最高级别。福岛核事故警示了人们要预防超强自然灾害对核电厂安全的影响,促进了各个核电国家全面审查在建、在运核电厂,进一步加强核安全防范措施。经美国科学家调查:福岛事故序列(地震-海啸-核事故)是完全可以避免的。
科学家们正在积极吸取每一次核事故的经验教训,使核电技术水平不断提高,性能安全持续改进,确保核电厂安全高效地为人类发展服务。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