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9日下午,以“发现 创新
责任”为主题的第35届北京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在北京第一零一中学圆满落幕。
十八届中央委员会委员、著名化学家、中国科学院院长白春礼、著名林学家、原中国工程院副院长沈国舫、中国科协书记处书记徐延豪、北京市人民政府副市长戴均良、中国机器人运动工作委员会执行主任何晨光、核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王乃彦、理论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吴岳良、医学家、中国工程院院士陈香梅、中国科协青少年科技中心主任李晓亮、北京市科协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夏强、北京市教委委员王定东、北京市科委副主任伍健民、海淀区区委书记隋振江、区委副书记、区长孙文锴、区委常务、区委办主任李彦来、副区长傅首清、怀柔区副区长张勇等领导出席颁奖活动。
参加本次创新大赛初赛活动的学生达30余万人,经学校推荐、区县评审,共有1859项优秀学生竞赛作品参加市级初评,197个学生项目和18个教师项目进入终评答辩,10项青少年科技实践活动及83幅少年儿童科学幻想绘画参加终评展示,各区县在初赛基础上均有项目进入市级决赛。同时,来自13个国家和香港、澳门、台湾3个地区的23支代表队共93名外宾、34个国际项目与北京市参赛选手同台竞技,部分项目实现了国际化评审,进一步增强了大赛的国际化程度,促进了国际青少年间的交流。
在3月28日晚的颁奖晚会上颁发了北大先锋辅导教师奖、北京科技大学科技创新奖、北京理工博益创新奖、自然与生命探索奖、北工大青少年科技创新奖、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冯如”青少年科技创新奖、科教基金英才奖、北京交通大学专项奖、天文新星奖、发明创新奖、钱学森青少年航天奖、《中国科技教育》杂质专项奖、知识就是力量杂志(北京)专项奖等18家单位设立的专项奖。
现场徐延豪书记为邓希贤教授颁发了“终身成就奖”,感谢他在25年来从科研到科普为青少年的科学梦想所做的贡献。
此次大赛上,参赛学生在评选过程热情奔放的展示自己的参赛课题
大赛闭幕式上,怀柔区副区长张勇从大赛组委会主任夏强手中接过第36届北京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旗帜,相约明年春天在美丽的怀柔雁栖湖畔再见!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