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听音乐是一种令人感到愉快的经历,它使人产生无限联想的能力超过了任何一种感觉。还有人说“音乐是无国界的”,不同地域的人有时候都能听懂一首乐曲中的感情,比如阿黛尔的《Someone Like You》总让一些女生泪流满面,这是为什么?
神经学、心理学与生物学上的最新发现证实,倾听轻快悠扬的的旋律不仅可以调节我们的精神状态,也可以对人类认识的进步、生活质量的提高、甚至包括身体健康产生积极的影响,对音乐与健康之间联系的研究已经成为科学研究的一个热门选题。
于是乎,我们找到了很多问题的答案:比如,是否存在某些生理结构,用来控制音乐所唤起的情感?我们欣赏与创作旋律的能力是否与我们机体的功能有关?对音符的偏爱是否有遗传的因素等?主流观点认为,是人类的本能使我们能够把一系列的音符演奏成为一段乐章。事实上,音乐很可能是隐蔽地模拟了我们身体内部组织的节奏,例如心脏的跳跃,呼吸的速度以及讲话发出的声音。
这就解释了为什么世界上的所有音乐表现形式都拥有灵犀相通的感情。无论它的内容、曲调、节奏如何不同,这个星球的音乐共有着一个基本的血缘:比如一个日本人,尽管不懂得一句兰德语(欧洲中世纪伯爵的领地),却也可以感受到布莱里亚舞表达的是欢乐情绪,而塔兰塔歌舞传达的是悲伤的情感。
专业研究表明,所有的人类共同拥有一个表达语言的遗传规律。无论在哪一种语言里,愤怒都表现为大吼大叫,而甜言蜜语时总是呢喃细语。音乐也是如此,节奏缓慢、曲调下行的旋律便会使人感到悲伤,而上行的旋律则会让人产生激昂的情绪。而这些因素连接起来,便会触动我们的情感波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