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如果你也被“微笑挑战”点到,你一定要看看这个

(2014-12-06 16:25:55)
标签:

杂谈

最近,朋友圈的微笑挑战成功击败了代购党和鸡汤党,成为刷屏冠军。看着朋友圈里满屏的左右护法状照片,又想起了之前的满屏侧颜挑战以及更久之前的满屏冰桶挑战。这种莫名其妙的就火了的“挑战”,总是让人没法理解。今天,咱们就来谈谈为什么微笑挑战一夜爆红?

http://mmbiz.qpic.cn/mmbiz/3SsrXDu3WYE6iblbF9ZCFkCSmfsEMYpMwsTibogJIIiciahySjLhllWxI3ylUbnTzY8jmu0EHeUwFgHTadjUyESw4Q/0

点名游戏,你还记得吗?


在2004年左右,博客热潮席卷全球,一种名为“The Interview Game”的游戏逐渐兴起,并最终成为跨国界的社交方式。“The Interview Game”的游戏规则,简单来说就是由一名博客用户选择他的一位好友,并对后者提出五个问题,问题类型可能会涉及隐私,但大多属于“不痛不痒”型,比如“你最讨厌哪一部电影”、“你是否单身”等,被选择的用户则需要逐一回答问题,并继续选择自己的一位好友,附上请他回答的五个新问题。


到了中国,当时正火的QQ空间成为这个游戏的主要承接户。用户们根据这个游戏的特点贴切地称它为“点名游戏”。我们可以把它看作最近流行的“冰桶挑战”、“侧颜挑战”和“微笑挑战”的雏形。


有意思的是,“点名游戏”本身会引发另外的心理效应。就拿“冰桶挑战”来说,对这个游戏感兴趣的人会面临两个尴尬。一是不被点名,会传达出一种暗示:你这人不被重视,没人关注你。而另一个尴尬是点名的对象不回应,那是对人脉展示的严重打击……对于参加“微笑挑战”的朋友们,你们也是不是有同样的担忧?


这其实无可厚非。美国社会学家欧文·戈夫曼有一个“戏剧化理论”,即把社会中的人看作是舞台上表演的演员,利用各种道具(语言、文字,非语言肢体或者表情等等)预先设计或者展示自己的形象来进行表演,并努力获取好的效果——在社交媒体上我们更是如此吧,人性所趋啦。


刷屏招人烦,但自我表露有益身心健康


从本质上讲,这些点名游戏不管内容是什么,其实都是在向他人传递自己的信息。心理学家将这种行为称为“自我表露”。


人们似乎天生就热衷于将自己的信息展示给别人,无论在网上还是线下都是如此。据统计,在我们每天说的话里,有30%-40%是关于自己的;到了网上,这个比例可以上升到80%以上。从进化心理学的角度来看,自我表露可能是一种进化而来的本能,它可以为我们带来一些生存优势,比如拉近和其他人的关系,或是获得一些自己的反馈,让我们可以改进自己的表现。我们在展示与自己有关的信息时,还可以从中获得一种自发的快感。而点名游戏之所以在网络上这么火,也是因为社交网络平台极大地提高了信息的传播效率,放大了自我表露的心理快感,从而吸引更多人加入进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