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点名游戏,你还记得吗?
在2004年左右,博客热潮席卷全球,一种名为“The Interview Game”的游戏逐渐兴起,并最终成为跨国界的社交方式。“The Interview Game”的游戏规则,简单来说就是由一名博客用户选择他的一位好友,并对后者提出五个问题,问题类型可能会涉及隐私,但大多属于“不痛不痒”型,比如“你最讨厌哪一部电影”、“你是否单身”等,被选择的用户则需要逐一回答问题,并继续选择自己的一位好友,附上请他回答的五个新问题。
到了中国,当时正火的QQ空间成为这个游戏的主要承接户。用户们根据这个游戏的特点贴切地称它为“点名游戏”。我们可以把它看作最近流行的“冰桶挑战”、“侧颜挑战”和“微笑挑战”的雏形。
有意思的是,“点名游戏”本身会引发另外的心理效应。就拿“冰桶挑战”来说,对这个游戏感兴趣的人会面临两个尴尬。一是不被点名,会传达出一种暗示:你这人不被重视,没人关注你。而另一个尴尬是点名的对象不回应,那是对人脉展示的严重打击……对于参加“微笑挑战”的朋友们,你们也是不是有同样的担忧?
这其实无可厚非。美国社会学家欧文·戈夫曼有一个“戏剧化理论”,即把社会中的人看作是舞台上表演的演员,利用各种道具(语言、文字,非语言肢体或者表情等等)预先设计或者展示自己的形象来进行表演,并努力获取好的效果——在社交媒体上我们更是如此吧,人性所趋啦。
刷屏招人烦,但自我表露有益身心健康
从本质上讲,这些点名游戏不管内容是什么,其实都是在向他人传递自己的信息。心理学家将这种行为称为“自我表露”。
人们似乎天生就热衷于将自己的信息展示给别人,无论在网上还是线下都是如此。据统计,在我们每天说的话里,有30%-40%是关于自己的;到了网上,这个比例可以上升到80%以上。从进化心理学的角度来看,自我表露可能是一种进化而来的本能,它可以为我们带来一些生存优势,比如拉近和其他人的关系,或是获得一些自己的反馈,让我们可以改进自己的表现。我们在展示与自己有关的信息时,还可以从中获得一种自发的快感。而点名游戏之所以在网络上这么火,也是因为社交网络平台极大地提高了信息的传播效率,放大了自我表露的心理快感,从而吸引更多人加入进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