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2014年上半年网络辟谣TOP6

(2014-07-02 13:29:15)
标签:

杂谈

2014年已经过半,一些网络谣言也被纷纷查清,为了让大家对这些谣言有个清醒的认识,2014年上半年谣言TOP6横空出世,快转给朋友们涨涨姿势吧!

O型血最招蚊子?

2014年上半年网络辟谣TOP6

天气热起来了,蚊子也活跃了起来。生活中我们常会发现,有些人特别容易招蚊子。“蚊子爱叮什么人?”随便问问身边的人,答案真是五花八门。其中以“血型说”的流行指数颇高。然而,蚊子爱叮什么人与血型、性别、性感并无直接联系。

蚊子是不会区分人的血型的。蚊子想吃的不是血,而是含糖物质,蚊子(准确说是雌蚊子)之所以会叮人,不过想提高自己的繁殖力而已。因为人的血液里含有使得蚊卵成熟的物质。如果你的血液里含有较丰富的胆固醇或维生素B,雌蚊子就比较喜欢你了。

“六号杯盖”热饮有毒?

2014年上半年网络辟谣TOP6

网上有种传言称:“喝热饮要当心了,因为这塑料的杯盖可能导致中毒。”装热饮店家多用纸杯,为了避免溢出,纸制的杯子上常常还会配上一个塑料的盖子。但最近网上有种传言,影响还挺广泛:说喝热饮要当心了,因为这塑料的杯盖所含的苯乙烯可能导致中毒。

国际上对苯乙烯进行了一个评价,国际癌症组织把它列为2B。就是说高剂量的情况下对动物有可能有癌症的风险,但是对人没有数据,就是说没有证据能够证明对人有风险。所以世界各国都没有把苯乙烯作为高风险物质来对待。其实正规的塑料制品都有严格的国家标准进行规范,因此在正常的食品接触中人们并不需要担心。

网传“小龙虾钳子上细菌有毒可要人命”,是真的吗?

2014年上半年网络辟谣TOP6

“小龙虾钳子上的细菌很毒,这不是危言耸听!如果你被小龙虾夹住,一定要快速就医,否则多数可能会致命!”最近,“小龙虾钳死人”的报道被各大媒体转载。该报道内容为:“湖州一名七旬老太因手指被小龙虾钳出血,又未及时处理,最终导致死亡。医生推测可能与厌氧菌感染有关。”其实,患者被新鲜的小龙虾夹伤的话,只要及时消毒,并到医院处理伤口,打破伤风疫苗,就可以有效的避免因为被龙虾夹伤而导致的感染症状。

先用护发素后用洗发水会改善发质?

2014年上半年网络辟谣TOP6

网传“先用护发素后用洗发水会改善发质”,很多人表示惊呆了!因为大多数人都会先用洗发水再用护发素。有一位国外网友声称:“经过7天实验之后我们发现,改变洗发顺序,先用护发素再用洗发水,不仅头发会变得蓬松,而且发量还会增多。”这迅速引爆网络。部分网友试了之后表示认同;也有网友反对说:“颠倒顺序后,感觉反而洗不干净。”

尽管国外网友经过实验后声称“头发蓬松、不易油腻、发量增多”,但相关专家却表示,每个人发质不一样,洗发顺序应该按照个人的发质来适当选择。

方便面被曝含重金属,那还能吃吗?

2014年上半年网络辟谣TOP6

“康师傅香辣牛肉汤面”、“韩国辛拉面”等在内的多个名牌泡面的油包都含铜、铅、砷、汞等重金属。方便面被曝含重金属,那还能吃吗?

其实不必大惊小怪。金属元素是地壳的组成成分,天然存在于我们周围的环境(水、土壤、大气)中,各种动物、植物,包括我们人体内都存在铅、砷、铜等金属元素。因此在食品中检测出微量金属成分属于正常现象,并不能说明该食品就存在安全问题。

对于食品中的重金属限量,我国有明确的规定:《食品中污染物限量》GB 2762-2012中规定,总砷和铅在酱包(调味品)中的限量分别为0.5 ppm和1.0 ppm。方便面也有专门的产品标准(《GB17400-2003方便面卫生标准》),其中对总砷和铅的限量均为0.5 ppm。铜元素是我们人体不可缺少的微量营养素,正常存在于食品中的铜元素一般不会造成食用安全性问题。此次台湾方便面酱包中检出的重金属含量都低于我国以上相关限量标准。

“香蕉艾滋”实为网络谣言

2014年上半年网络辟谣TOP6

4月8日起,有关“香蕉艾滋”的传言在网络上不胫而走:“全球85%的香蕉要灭绝了”,“世界上4.1亿人要挨饿”,一些网友甚至认为,吃了带病香蕉会染上恶疾。网上传的“香蕉艾滋”其实就是香蕉枯萎病,不是新病害,只是普通的真菌病害,上世纪50年代在我国就发现了,这种病在我国已可防可控,它远没有像癌症、艾滋可怕,黄叶病只感染香蕉,不会感染其他动植物。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