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耳虫效应”缔造神曲?

(2014-06-12 12:53:33)
标签:

杂谈

有一些歌曲当你听了数次之后,就不自觉的会哼唱,甚至这首歌曲能持续一段时间盘旋在你的脑子里,原来这叫做“耳虫效应”。

“耳虫效应”缔造神曲?

“耳虫”(earworm)是从德文直译过来的。这个词把萦绕脑海中的音乐形象地比喻成一只虫。研究者把“耳虫” 引起的这种感觉称作“认知瘙痒”, 好像人总忍不住想去挠(回想)它。其实认知瘙痒就是某一段旋律在脑海中久久盘旋, 自古有之,要不古代怎么有“绕梁三日,余音袅袅”的说法呢。研究发现,很多人都经历过这种一段音乐在脑海中不断重复、怎么也挥之不去的现象。当一个人对一段音乐的旋律和节奏产生共鸣时, 这段音乐就会在其脑中不断重复。虽然引发“耳虫现象”的音乐因人而异,但“耳虫”更偏爱那些传唱度高容易上口的作品,即“耳虫歌”。

所谓“耳虫歌”,网友们推选的基本上都是大热流行歌。基于此原则,凤凰传奇的几首大红歌曲如《月亮之上》、《自由飞翔》、《最炫民族风》等均顺利入围,而龚琳娜的《忐忑》《法海你不懂爱》也榜上有名,至于2012年红遍全球的《江南style》,更是高居榜首。

“耳虫效应”缔造神曲?

如果个别网友认为“耳虫歌”对自己的生活工作已经造成了干扰,建议要先对自身的情绪和身体状态做一个审视。睡眠很好的人,是听不到卧室里滴答滴答的闹钟声的。同理,如果一个学生对于考试很淡定,没有内在的情绪问题,是不会因同一考场内其他考生写字发出的轻微声音而分神的。如果一个考生说考试时耳边无法停止“耳虫歌”,那就得分析一下,是不是他本身对考试很焦虑。戒掉耳虫歌不是问题,不听就可以,适度远离就能成功。除了远离耳虫歌,还可采取“厌恶疗法”,即一段时间内让自己反复地听同一首“耳虫歌”,听到不要再听,那么相关旋律就可能会被大脑清掉。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