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在日本电影《葬礼》中有这么一个镜头:一个刚体检完诊断为“正常”的人却因心肌梗死而死。对此人们不禁哑然失笑。可是,细想一下,又有谁能笑得坦然呢? 现在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自身的健康状况也越来越关心,很多单位都实行了每年一次的健康检查。对体检的结果大家都很在意,但却几乎没有人对体检的诊断标准提出过疑问。可是,在医学界已有很多医生对体检的标准和可信度表示了怀疑。

据日本对1994年接受过体检的213万人的资料进行调查,发现诊断结果为“无异常”的人只占总人数的18.2%。那么,约80%的人都不正常?据说,之所以会出现这种状况,是因为如果诊断为“正常”后,其人却得了同检查值有关的疾病时,可能会对做体检的医疗单位提起诉讼。为了避免出现这种“尴尬”局面,医疗单位才采取了这种“保险起见”的做法。例如,如果诊断胆固醇的检查值为“异常”,那么即使刚体检完就因心肌死而死,也不会“怪罪”于医疗单位。
那么,是不是如果身体很正常,却被诊断为异常就不会引起什么坏的影响呢?因为如果借此而注意保护身体健康,不是反而更好吗?回答是否定的。例如,有的人一看到医生就紧张,血压就会升高,但实际上他的血压却并不高。如果让这种类型的人服用降压药,就会使血压下降过低,而在睡眠中引起脑梗塞。
一般人都想,假如通过体检,能早期发现癌症,便可早期得到治疗,存活的希望会比没能早期检查出来的人要大。但这种期待只不过是个幻想。据统计,通过胸部X线照片能够发现肺癌的人,在10万人中只有6人。而且,其中只有两人能得救。大部分人只是花了钱买了个被X线辐射。当然,通过X线检查能够发现呼吸器官的疾病,但这就不如有了自觉症状之后再去做精密检查好。

那么,得了癌症,真的是早期发现、早期治疗就能治好吗?根据现在的治疗技术,胃癌、直肠癌、肝癌如果能早期发现、早期治疗,大部分都可治愈。可是,其他的癌症,不仅很难早期发现,而且即使发现了,也很难救治。
在美国,有的科学家对定期接受癌症检查的人和根本不接受癌症检查的人做了一下比较,研究了癌症的发现数和癌症的死亡数,结果否定了癌症检查的有效性。现在,美国已停止了在体检时做肺癌检查,因为这项检查花费很大,却收不到什么效果。
健康检查的费用一般都是由工作单位负担,所以人们常常不加任何思索就参加了体检,然后再对体检的结果或喜或忧。这也许从一个侧面反映了现代人的某种健康观吧。
(本文出自《知识就是力量》杂志,作者:木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