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上帝说,要有光,于是就有了光。人们说,要上网,科学家们就开始忙。”
从前拨号上网的声音已经淡出我们的记忆,有线宽带连接和Wi-Fi(Wireless Fidelity)已逐渐成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而现在,可见光通信技术(visible light communications,VLC)又为我们带来了Li-Fi。
用“Li-Fi”怎么上网?
作为可见光通信技术的一支,“Li-Fi”这个称呼是由英国爱丁堡大学的教授哈罗德·哈斯(Harald Haas)在2011年全球科技娱乐设计大会(TED Global )上首次使用的。2013年10月,由哈斯担任首席科学官的pureVLC 公司以5000英镑的价格向一家美国医疗卫生供应商出售了第一台Li-Fi设备,Li-Fi迈向产业化。
我国科研人员自然也不甘落后,复旦大学的研究人员成功利用可见光传输网络信号:他们通过微芯片控制LED 灯泡的明灭变化,将二进制数据编码成光信号:灯亮表示1,灯灭表示0。这些信息能被接收器捕获并解调出来,而人眼却不会察觉到LED 灯的变化——因为它们闪烁得实在太快了。研究人员将网络信号接入一盏功率为1W的LED 灯,与接收器相连的4台电脑就都能够上网。
Li-Fi来势汹汹,Wi-Fi会否从此没落?
和早已普及的Wi-Fi相比,Li-Fi具有明显的优势:Li-Fi调制在可见光谱上,是Wi-Fi载频的万倍以上,这意味着更大的带宽和更高的速率;Li-Fi具有可遮挡性,具有一定的安全价值。另外,Li-Fi的设置几乎不需要额外建立基础设施。因此,欧洲、美国和日本都有研究组织在开展可见光通信的科研,竞争激烈,最高传输速率几乎每个月都刷新。可见光通信也有突出的劣势,包括遮挡性,不能绕射,无法穿墙而过,上行传输也需要一个LED 灯等,所以不能代替Wi-Fi技术。因此更多的是作为一种补充,能够在一些特定的场所发挥比Wi-Fi更好的效率。
(本文出自《知识就是力量》2014年1月,作者:Calo)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