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岛由纪夫的《午后曳航》

标签:
日本文学读书 |
分类: 书影绰绰 |
读完三岛由纪夫的《午后曳航》。初次接触他的作品。
日本文学,最早认识的是渡边淳一,他的《失乐园》在于我二十左右时读他,至今还是记忆深刻。当然还有他其余的作品。也算对日本文学有了初印象。他尤其善于对人性中的性,爱,死亡的不断探究,矛盾中寻找生命存在的意义。
被尊称为“日本的海明威”三岛由纪夫,他的《午后曳航》故事的结尾:以一群少年蓄谋杀害终日以航海为生的二等船员龙二,而不能继续扮演他们心中大海的英雄,英雄所具有的那光荣的乘风破浪的气魄,孩子们梦寐以求的理想却被这位打算重新投入陆地生活而背叛大海的船员所破灭。作者更是不加逻辑地以牵强的理由,以残酷无情的“死亡”来结束大海之子不得降服于世俗的陆地生活。更加不得折服于女人,光荣和死亡却只能远远地丢掷大海深处。这在全部书籍里,理想,男人的理想,“光荣,死亡,女人”总是三位一体。三岛由纪夫所谓的“魂灵之美”,以悲剧的结局来获得最终的解脱。这也是他“独特”的反社会反理性的自我毁灭的死亡美学。直到最后,越发不可收拾。
读了译者许金龙的后记,对三岛由纪夫的生平有了一些认识。他童年的成长与美学观的独特。他的所有作品都以大海为载体,诠释作为男人应该具有大海般的雄厚,“有着一副远比陆地上的男人生气勃勃,健壮有力的体魄,宛如大海的铸模铸就的身体。”三岛由纪夫对大海的深情美学,既是神秘深远,充满力量,而又惧怕。这也是“三岛不愿主动接近现实世界,他经常游离于这个现实生活之外,像幽灵一般在边缘地带徘徊。”
所以,三岛由纪夫无奈地把书中的主人公“将要背叛大海”,即将投入陆地生活,结婚生子,谋生营业的龙二推向他所谓的死亡美学观,让一直以航海为荣的一帮少年在海边杀死了这个船员,“以便让他永远归于‘热带的太阳;五彩的海洋;鲨鱼……”
http://s15/mw690/6ac5d6e8gd66501d356be&690
http://s2/mw690/6ac5d6e8gd66503692da1&690
http://s7/mw690/6ac5d6e8gd66506aa6b56&690
2009年9月,威尼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