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又是一年清明时 -- 纪念谢卓杰老师

(2010-08-13 14:09:14)
标签:

湖南大学

谢卓杰

谭千秋

杂谈

   又是清明。细雨如丝,如缕,如逝者流连缠绵的温情,也如人间弥漫的伤痛而又馨香脉脉的缅怀。我的生日正好在清明前几天。生母早逝,所以这生日于我,便既有生而有幸的欣悦又有难报亲恩的憾恨。每年,我都会在这个时节返乡祭母,也乘此机会重回母校。已近仲春,校园一片新绿。那在小雨中盎然勃发的葱茏,更显出生命的旺盛,茁壮,充满了按捺不住的活力和恣意生长的希望。 

 

   今年,回湖南大学参加为纪念母亲而设立的奖学金及奖教金活动,又应学弟学妹们的邀请,参加了在学生会举行的创业讲座,与他们分享创业的心得和体会。我为这些提前两小时就来占座的学弟学妹们的热情所感,也是竭尽全力地有问必答,知无不言。听着他们踊跃勇敢且创意泉涌的提问,我力求回答得真实,真诚。平心而论,我当然知道真理只有在个人历尽风霜,踏过刀山火海的上下求索后才能获得,非我一言能够指点迷津。然而,为人师表的本分和乐趣,便在授业解惑。我虽不堪为师,但既然被这群年轻学子视为师兄,也当以身作则,不吝倾囊相授。在这热烈的答问间,我仿佛看见少年的我,也正坐在台下,瞪着求知若渴的眼睛,有些痴迷,有点倔强。是的,我也因多次受益于恩师们的指点和教诲,方能走到今天,走上这令人瞩目的讲台。这也是为什么,我将今年“我心目中最敬爱的老师奖项”,授予我大学时代的班主任老师谢卓杰教授。 

 

   谢老师去年病逝。前年,我们全班同学返校参加“30周年再团圆”时,我去探望过卧病在床的谢老师。当时的谢老师已是沉疴难治,体质虚弱,已不能言语。但从他偶尔开合的眼睛,还有嘴边隐隐的笑意,我明白他一定知道是那个“一饭未忘德”的“雨果君”来看他了,也肯定相信这弟子必不会忘记他“万金可报公”的叮嘱。眼看着病床上的老师瘦骨嶙峋,行将就木,我心里的惊痛,也是难以言表。只觉得岁月无情,如刀,似剑,转眼间就将历历在目栩栩如生的故人与往事,砍伐得面目全非。可是谢老师当年的一饭之德,却分明余温犹在。 

 

   对于学生,谢老师从来是严师,也是慈父。那一次,学校派我送一位外国教师到广州签证。因为恰逢南方大水,无法及时坐火车赶回学校参加期末考试,好心的外教自费帮我买了飞机票。平生第一次坐上飞机,满怀的兴奋也驱不散心底的焦虑——这是大学毕业前最重要的一次考试。等我晕晕乎乎满头大汗赶回学校,还是耽误了参加考试。谢老师掐着时间把我堵在宿舍大门口,告诉我别进宿舍,先跟他回家。他叫师母煮了一大碗面条,先让我吃饱,然后给我考卷,就在他家里补考。事后,谢老师得意地告诉我这是他的“两全其美”的妙计:“皇帝不催饿兵”,他不能让我饿肚子;同时,对我潜回宿舍和同学对题的可能的舞弊漏洞,他也必须严防死守。说这话时,谢老师平和的脸上,有一种令当时年轻的我也十分意外的天真和执着。这样纯净的师生关系,这样纯净的关爱呵护和严格操守,让此后久经商旅的我,时时回味,难以忘怀。 

 

   曾几何时,在莘莘学子眼中,先生可谓文采风流,倜傥不群。他性情专注,沉湎于学问,时常在课堂上吟诗作赋高谈阔论,摇头晃脑神采飞扬地与我们分享他偶得的妙句。还记得,毕业时先生临时兴起,要让我们这一年的毕业纪念照别具一格,以对联为题辞。他张口就出上联:“麓山书绻意,”话音刚落,我顺嘴对出下联:“红叶寄深情。”谢先生立刻鼓掌击节,大声叫好。或许正是那一刻的感染和鼓励,激发了我今日从事文化产业投资的灵感;而一位良师的伟大,也就在于他亲手萌发了无数少年心中飞翔的梦想,并扶助他们展开梦想的翅膀,从此一飞冲天,翱翔九重环宇。直到30年后,同学们相聚,都还记得当初我们师生间这一心有灵犀的“绝唱”。可惜,再团圆纪念册上红叶犹殷,滔滔湘江水畔岳麓依然,先生已驾鹤西去,音容杳无。惟愿这一份迟来的奖项,如一瓣心香,告慰师长,也寄托学生一份由衷的感恩与怀念。 

 

   人生大舞台,分分秒秒上演着波澜壮阔的悲喜剧。有人来去匆匆,却翩若惊鸿矫如游龙,让人来不及惊艳赞叹,却自有青史留名。有人似乎轰轰烈烈,如火如荼,可一旦谢幕,便泯然众人,销声匿迹。有人看似平平淡淡,但因其勤勉踏实,忠厚谦诚,也能成就一份完满的人生答卷。 

 

   感谢先贤,让中国的传统保有清明这个节日,让我们懂得感恩,学会追思。让我们在俗务缠身之余根本无法一日三省吾身的今天,还能每年有一个时刻沉心静气,反躬自问。雨后的校园,树木和人清新如洗。远近山水,如浓墨随意勾画,似淡彩层层晕染。而这逶迤遥迢的山水之上,天清气明。 

                                                                                                                                                                                        2010年4月

   

注:1996年,我借回到母校颁发“熊晓鸽奖学金”的机会,拜访了当时精神矍铄的谢老师。毕业十五年,见我仍忆起当年的“一饭之恩”,谢老师感慨不已,当场吟诗相赠,附录如下: 

 

http://s16/bmiddle/001XeiZnzy6Z1nzP94Hbf&690-- 纪念谢卓杰老师" TITLE="又是一年清明时 -- 纪念谢卓杰老师" />

《赠熊雨果君》(我的英文名是Hugo) 

目极三湘地,乘风御太空。大鹏今举翼,瀚海此相通。 

一饭未忘德,万金可报公。金秋君送爽,木铎白头翁。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