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ofo被美国拒绝,是不公平对待,还是该理性反思?

(2018-01-24 13:16:10)
标签:

杂谈

共享单车在国内的发展已经进入瓶颈阶段,所以,手上有钱的摩拜和ofo都选择出海谋局。不过,出海并不是一帆风顺的,闭门羹是常有的事情。

就在这两天,美国旧金山那边就没给ofo机会,用一纸许可证堵死了ofo在旧金山落地的希望。至少在18个月的测试期内,ofo别想扎根旧金山了。

https://static.xmt.cn/7076338322689439075.png

其实,美国那边还是比较支持共享单车的发展的,只是给它设定了详细的规章制度,需要共享单车企业根据他们的规定进行申请,只有完成申请、符合规定才让你投放。毕竟这是一个商业行为,毕竟会给城市管理带来新的挑战和工作量。

在旧金山主管部门的规定之下,当地政府给JUMP发放了许可证,而拒绝了ofo,因此ofo觉得这不公平,不透明,并表达了失望。但木已成舟,一切失望的表达都是无意义的。


对于美国是否不公平对待ofo,这个我们不好分辨,但我们应该从中发现一些问题,理性的分析一下。

虽然共享单车在国内的发展如火如荼,超过了世界上其他任何国家,但是,共享单车并不是中国首先出现的。另外,美国是共享经济的发源地,共享汽车、共享住房等等,都源自美国并向世界拓展。

https://static.xmt.cn/7306019898002651236.png

共享单车之所以没有在美国大行其道,主要原因就是严格的、主动性管控政策。共享单车一开始就受到美国有关方面的管控,就比如在旧金山,当地政府就明确指出,必须提供相应的安全性保障和具体的投放计划等内容。

在美国,很多当地的共享单车企业投放的自行车数量基本是几百、上千,而看看我们国内的单车投放量,北上广这些大城市,哪个不是几十万上百万的投放。如果你把这些单车投放到美国城市,即便美国政府不出手,美国当地人也会把这些共享单车企业喷死,毕竟是你在侵犯纳税人的权益。

事实上,在美国任何新兴的商业一旦上路,很快就会有相关的规定出台限制。

相比这一点,国内共享单车简直是进入了一块蛮荒之地,所以才会有机会再短短一年的时间里铺天盖地,海量单车的投放和无序竞争很快就影响了城市管理。也因此,上海、北京、广州、深圳等城市开始叫停新自行车的投放。



其次,我们对所谓创新商业模式的放纵。

共享单车在国内一开始就打着公共利益、解决社会出行的旗号的,它以一种一切为公众利益着想的公益创意的形象出现。但实际上,共享单车是彻彻底底商业行为,它的每一辆自行车的投放,都是建立在占用社会公共空间的基础上进行的商业经营行为,在这一点上,它和那些占道经营的地摊儿没有任何区别,是需要受到城管制约的。

https://static.xmt.cn/3834587725125739316.png

但是,由于它自诩是共享经济,是创新商业模式,是响应了高层号召下的创新,所以没有及时得到监管制约。因此才会出现后来的企业管理运营成本被转嫁到社会、转嫁到城市管理部门。

https://static.xmt.cn/4050767070788465509.png

(颇为壮观的共享单车坟冢)

https://static.xmt.cn/4050487824919848033.png

(颇为壮观的共享单车坟冢)

https://static.xmt.cn/3991143866617640754.png

(颇为壮观的共享单车坟冢)


从共享单车这一波共享经济的汹涌中,我们应该发现一个问题,那就是缺乏警惕心理

共享经济确实是一个好事,打根儿上,它是希望推动社会闲散资源得到更好的使用,但问题是,我们不能忽视它的负面影响,不能总是事后弥补。

对于一个商业行为,无论它将自己包装打扮成什么样子,都应该明确:别指望商业行为能够在不受外力制约的情况下实现自我有序发展;任何商业行为都不能以无条件占用社会公共资源的方式运行,尤其是当大量资本进驻并疯狂渴望回收投资的时候。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