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一个仅仅成立4年估值就超过120亿美元的互联网企业,它的成长速度绝对是惊人的,它就是今日头条。
在互联网这个竞争激烈的围栏中,能活过4年的企业已属不多,能实现多轮融资且活的很好,更是凤毛麟角。而今日头条,在短短4年的时间里多次融资,已经成长为BAT不可忽略的对手。
一、4年成长为巨头
截至目前,今日头条已经完成了D轮融资,估值超过120亿美元。
今日头条成立于2012年3月,同年7月获得SIF海纳亚洲等数百万美元的A轮投资。8月份,今日头条上线。上线不足一个月,就获得了DST等数千万美元的B轮融资。
2014年6月,今日头条完成由红杉资本领投、新浪微博跟投的C轮融资,融资额高达1亿美元,此时估值约为5亿美元。
此后的2年半时间里,今日头条进入了快速增长期。到2016年,今日头条的估值就达到了92.3亿美元;截至2016年11月,今日头条累计有6亿的激活用户,1.4亿的活跃用户,日活跃用户超过6000万,每天每用户在线时长达76分钟。
在这样的发展背景下,2016年底今日头条拿到了红杉资本、建银国际等方面投资的10亿美元的D轮融资,其估值则超过120亿美元,约合人名币近830亿元。
二、BAT围堵
对于这样一个巨大体量的互联网企业,BAT已经不能再忽视它的存在了。
百度李彦宏称,百度“最核心的东西还是在做内容的分发”。所以今年初提出,将“内容分发”放到第一的位置,希望利用百度的平台让内容回来,让用户能方便的获取内容资源,“完成我们让人们最便捷平等地获取信息找到所求的使命”。
腾讯,2015年开始大力发展天天快报,凭借腾讯海量用户的优势,为用户提供优质内容、有价值的内容。而腾讯芒种计划2.0的发布,将用12亿人民币来扶持内容创作者,快速建立内容创作生态,实现自己在内容上对今日头条的超越。
而阿里,同样祭出大招。旗下的UC此前推出W 量子计划,投入10亿元基金扶持UC订阅号。并对自媒体人数不设上限,以更高的开放度激励内容创作者的加入。
就在近日,阿里再出重拳,将原UC订阅号、优酷自频道帐号统一升级为大鱼号,并投入20亿现金打造“大鱼计划”,寻找全球大鱼合伙人,让内容创作者通行阿里文娱平台,获得更多平台的流量支持。
事实上,如今的局势已经很明显了,面对今日头条这个在4年时间里快速成长起来的对手,BAT再也不能坐视不管,必须以更加主动且重量的策略发起进攻。
当然,作为移动互联网时代内容的革命者,它已经成长起来,具备一定的规模和实力。
这次围堵与反围堵的竞争终究会以什么样的方式收尾,2017年末或许会有答案!
(注:文中图片部分来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