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2015巴塞展:亮眼新品总有不足(一)

(2015-03-02 15:21:40)
标签:

it

三星s6

galaxys6edge

m9

mediapadx2

分类: 新品初体验

MWC2015开始了,各厂商旗舰产品信息源源不断,三星、HTC、华为等等新品十分抢眼。不过,这些智能产品到底怎么样,可圈可点在哪些地方呢?请往下看吧。

(由于没有厂商请我去巴塞现场,信息来源是网络和朋友圈,但对于一个手机爱好者而言,还是可以透过报道发现问题的。)

 

三星Galaxy S6Galaxy S6 Edge

抛弃了万年塑料壳的S6应该是三星旗舰产品改变最大地方,也获得了99%的好评。此前,三星A7000已经用了金属边框,从个人上手体验来看还是不错的。另外,S6搭配第四代大猩猩玻璃,加上三星在产品工艺、做工上面的一贯表现,S6可圈可点。至于硬件配置,大家去百度吧,我就不浪费大家时间了。

2015巴塞展:亮眼新品总有不足(一)

说点美中不足的:

外观设计上大家吐槽还是比较严重的,像极了iphone6,不过这不是我要说的重点。我想说的是,指纹识别、电池,以及让三星引以为豪的曲面屏。

S5时候的指纹识别是垂直滑动式的,设置和使用时需要手指从上往下滑动,与iphone的按压式在体验上不怎么方便。S6的指纹识别换成了按压式,有进步,但问题仍比较明显。由于S6的指纹识别按键仍然是条状的,足够宽但不够长,指纹传感器装置在盖板下面有效提取指纹的面积过短,影响指纹的匹配。在使用时,会要求指纹放在按键的中间位置,体验不舒服。另外,由于三星的指纹识别基本上就是个图片识别软件,没有独立的安全芯片机制,所以安全性再次打折扣。

S6具有快速充电功能,可以在10分钟内获得4小时的使用时间,这个功能不错。不过,S6电池为2550毫安时,用这样的电池拖S6这个配置,恐怕大家要随时带着快速充电设备了,一天充电两次怕是没的跑。

对于S6 Edge的双曲面屏,真心为这个技术叫好,这方面能跟三星叫板的就是LG,国内厂商尚需努力。不过,至于使用体验,早在NOTE Edge的时候我就详细评论过,欢迎大家回看我的文章《解析三星NOTE EDGE曲面屏:撑面子不实用》。

 

HTC  One  M9

M9,不知道该怎么评论了,说好的亮点,一个都没发现。所以,转发一下HTC官微上的说法吧:“新一代One惊艳亮相,全金属机身珠宝级奢华工艺,2000万像素主相机搭配UltraPixel高感光前置相机带来更好『爱EYE体验』,BoomSound+杜比环绕震撼影音,Android 5.0以及全新的Sense 7.0界面”。

2015巴塞展:亮眼新品总有不足(一)

 

要说明的一点是,M9保持了M8的风格,旗舰延续即视。不担心大家不认识HTC的旗舰产品,但也会让一部分HTC用户困惑,即便买了M9别人也看不出来,毕竟区别不是很大。

不过需要强调一点,这种旗舰产品风格的延续是值得学习的,特别是某某国产手机大厂商,没有风格就没有记忆。

 

华为MediaPad X2

基于X1的使用体验,对华为X2的出现还是很有期待的。从现有信息来看,硬件配置提升不少,个人最感兴趣的自然是海思麒麟930八核芯片,这是企业实力的标志,足以让那些整天嚷嚷着自主知识产权、专利海量的手机厂商闭嘴。

2015巴塞展:亮眼新品总有不足(一)

 

不过X2也存在不足,相比前一代产品,X2是超窄边框设计,边框窄了,但是屏幕的黑边却宽了不少,这个问题在MATE7上也存在,很多人戏谑其可以跑火车。与华为技术人员讨论过这个问题,得到的回复是:这是一个艰难的决定。

本次展会上,华为watch是一大亮点,第一款智能手表就能如何给力,值得称赞。不过,目前的可穿戴设备仍然是概念大过实用,市场需求不强烈。另外,华为watch定位中高端,而这群人的购买欲望真的有这么大吗?

2015巴塞展:亮眼新品总有不足(一)

 

另外,华为展台上有一个指纹识别的展示区域,特别介绍了mate7配置的360度指纹识别技术,展台很酷。但问题在于,华为使用的指纹识别技术还是比较落后的,指纹识别算法和安全上都存在很大问题。这个不能怪华为,因为目前智能手机上的指纹识别都很烂,安全毫无保证。所以,如果你在用具有指纹识别功能的手机,千万别用指纹作为银行账户密码,很不安全的。

=========

黄井洋,科技专栏博客作者,IT评论人,微信公众号:黄井洋(huangjingyang10,新浪微博:@黄井洋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