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黄井洋
小米联合创始人黄江吉明确表示2012将是米聊发力的一年。但即便米聊万般发力,仍然只会在微信的阴影下挣扎,米聊与微信之间的争夺腾讯已经胜出。
2010年末,小米工作室推出米聊,仅仅2个月之后,腾讯微信面世。在将近一年的时间里,除部分细节外米聊和微信在功能应用上基本相同。由于米聊的产品创新之处以及不错的用户体验,在同微信的竞争中暂时保持领先。但是,当微信增加了QQ离线消息、QQ邮箱信息提醒等功能后,微信开始发力,迅速超过并拉开和米聊的距离。如今,米聊用户刚过千万,而微信用户却已有2亿。
事实上,米聊与微信之间的争夺本来就是一个早就定下结果的战争。
首先,不是米聊的敌手太强大,而是敌手的用户基础太牢固。根据腾讯公布的2012第一季度财报显示,QQ活跃用户数已达到7.5亿,其中最高同时在线账户数达到1.67亿。对于中国网络用户而言,对互联网的认知和QQ的使用几乎是捆绑在一起的。凭借巨大的用户数量和牢固的用户使用基础,以及微信与QQ在功能上的衔接,微信自然是成为用户的首选。而米聊,不过是一款功能相似的另一个版本的微信。另外,米聊的用户基础为零,其用户数量基本取决于有多少人会使用小米手机,糟糕的是一旦小米手机被更换,米聊用户可能会随之消失。
既生瑜何生亮!据统计,约90%的中国用户其网络上的交流沟通基本是靠QQ完成。QQ已经不再是简单的交流工具,而是用户线上线下关系的全部,QQ号的使用稳定性甚至超过手机号码。当移动互联网快速发展之际,QQ用户自然希望将PC端的联系人延长到移动终端。微信的出现可以让用户直接将PC端的联系人拷贝到移动端,而不用再花费较长时间重新建立关系,在这一点上米聊没有任何优势。就像雷军所言,微信是QQ的马甲,所以米聊输给微信是情理之中。用户不需要两个微信,因此,除非米聊与微信是完全不同的产品定位,否则必然被微信的阴影笼罩。
再者,小米和腾讯根本不是一个量级。虽然说米聊和微信同是新产品,但站在背后的却一个是小孩一个是巨人。当技术和产品体验基本相同的情况下,产品的竞争不仅仅在于产品本身,更多的是团队实力、资金数量、推广渠道以及用户基础的比较。
在开发米聊之时,雷军就曾考虑如果腾讯做了怎么办,当时他认为腾讯需要6个月的时间,但实际上腾讯凭借强大的技术团队和资金支持,仅用了2个月就推出了微信。虽然小米在网络营销上风声水起,声势浩大,但仍无法掩饰事实上的差距。另外,微信本身在用户体验、产品功能等细节方面存在明显优势,再加腾讯在PC及移动互联网上的统治地位,小米根本无法与腾讯相抗衡。
其实不仅是米聊和微信,在移动即时通讯领域,根本没有什么战争,任何想越过腾讯的产品很难有胜利的希望,一切战争在未开战之时就已结束。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