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优秀的思考:积极正面、开放和追求进步
(2012-01-08 20:01:12)
标签:
埃利斯代沟矛盾冲突文化 |
分类: 随随聊 |
文/黄井洋
著名的美国心理学家埃利斯创建了ABC理论,就是认为激发事件A(activatingevent 的第一个英文字母)只是引发情绪和行为后果(consequence的第一个英文字母)的间接原因,而引起C的直接原因则是个体对激发事件A的认知和评价而产生的信念B(belief的第一个英文字母),即人的消极情绪和行为障碍结果(C),不是由于某一激发事件(A)直接引发的,而是由于经受这一事件的个体对它不正确的认知和评价所产生的某种信念(B)所直接引起。由此刺激与反应之间的关系由因果变为相关,因为在其中又多了一个因素,那就是个体的思维方式、应激模式,这一因素在其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导向作用,由此我们认识到我们自己本身的思维方式才是产生不同观点的原因,举个常见的例子:两个人看见同样半杯水,一个可能说只有半杯水了,令一个却说还有半杯,这其中代表的情绪状态、认知模式值得我们去思考,所以我们需要一个好的思维方式。
那么什么样的才是优秀的呢?最重要得特征是:积极正面的、开放的、追求进步的。
首先是积极正面的。谁的人生都不是在直线上度过的,真正有所波澜的才是精彩的,在这些波澜中你体会到了什么呢?酸甜苦辣?人都有七情六欲,没人能时刻开心,抑或一直低落,这些都不是重点,最应关注的是在主流上是不是积极正面的,当你被消极情绪控制时是不是能快速的走出来,并且不去传染别人。当你快乐时是不是能带动周围的人。一切不顺的降临都可以用一句话概括:太棒了,这样的事情竟然发生在我的身上,又给了我一次成长的机会,凡是的发生必有其因果必有助于我。让这句话牢牢的印在心底,从不幸中看到希望。
然后是开放的。“代沟”这个词汇已经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了,那么你认为为什么会产生代沟呢?有人说是因为两个年代的人生活环境不一样,缺乏沟通,价值观不同。是的,价值观对一个人的导向作用毋庸置疑,那么是不是代沟在每个人身上都会有?那些没有代沟的原因是什么呢?是不是他们能够与时俱进?社会是发展的进步的,那么是不是每个人都能随着社会进步而不是停滞不前。不断的学习新知,迎接文化的进步需要的就是一个开放的思想。在我们身边会发现很多我们不能理解的事情,或者是别人不能理解自己,抛开对与错的因素,是不是一个人的方式不被另一个认同,那么多的矛盾冲突之类的小事就这样在我们身边一幕幕的上演我们却对其原因浑然不知,发生事情先从自己身上找原因,换位思考其行为发生的条件,不要固守己见,顽固不化,试着去理解去改进,打开自己的大门,不要害怕错误闯进来,错了不可怕,怕的是浑然不知,保守而不思进取。
最后是追求进步的。人类自以为豪的是思想,是我们发达的大脑,也许除了这点其他的生理特征远不如其他可爱的动物朋友,生物界是不断进化的,是进步的。我们优越的人类就不能给他们拖后腿,在生物界不进步就会被淘汰,保持现有的水平也是退步,因为你止步不前的时候,别人会轻松的超越你。那又有多少人是安分守己的,知足常乐的。可怜的人用这样的措辞来掩饰自己的不求上进,在你即将离世时不会因为自己的付出没有回报而叹息,只会因为自己没有去争取,自己的不作为而流泪。当目空一切时,只会为自己一生的碌碌无为而羞耻。
一切向后或静止的都会被不断前进的碾压至终。让自己不断的进步,一点点强大起来,给自己创造一个传奇,给别人带去一点值得回味的东西。努力让身边的空气都强大起来,用可爱的思想和爱在时间的进程中创造美,享受这其中的每一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