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没有“主心骨”的家电物联网难织

(2011-01-04 14:48:16)
标签:

家电

物联网

冰箱

广电

海尔

联想

tcl

it

分类: 关注物联网

    随着海尔物联网空调的推出,几乎所有的家电厂家也都想在物联网家电上发一把力,试图给自己划一块蛋糕,然而各企业都处于单打独斗的状态,家电物联这张网想要织好,确实不那么容易。

 

为什么说家电物联网难织?家电物联网跨越了不同的行业领域,还没有一种技术可以很好的应用于家电物联网。更主要的是它涉及到各家电企业间的不同类型产品的物联,不同企业间开发的产品所使用的技术标准不同,彼此无法兼容,没有统一的技术标准严重阻碍了家电物联网的推进。

 

跨行业间的信息交互要求标准统一

2011年初,海尔强档推出物联网冰箱,这也是世界第一台物联网冰箱,它的出现给世界冰箱史立下了一个具有划时代意义的里程碑。

与目前市场上的普通冰箱相比,海尔“物联网冰箱”不仅可以储存食物,而且可以通过与网络连接,实现冰箱与冰箱里的食品进行对话的功能。譬如,它知晓储存其中的食物的保质期、食物特征、产地等信息,并会及时将信息反馈给消费者,让消费者对冰箱里的食品做出必要的反应。同时,“物联网冰箱”还能与超市相连,让消费者足不出户就知道超市货架上的商品信息,给消费者的生活带来全新的享受与体验。除此,它还具有一定的娱乐功能,让一贯功能单一的冰箱有了更多的精彩,让我们不得不重新去认识这个普通的家用电器。

但是随之而来的问题也就出现了。因为要实现冰箱与食物之间的沟通,那么冰箱必须具备信息的接收和发送功能,食物至少要实现发送信息的功能。

首先,食物要具备信息发送功能,现行的条形码是无法实现,必须通过RFID技术去实现,而RFID标签是需要成本的。为了能够实现与冰箱的信息交流,必然造成食物包装成本的提高,而实际上,一个标签的成本甚至高于一些食物本身的价格。物联网方便了消费者的同时却提高了食物的价格,得不偿失的事情是消费者所不能承受的。

其次,超市里面的食物不可能来自一家,那么,是生产商给食物增加标签,还是超市给食物增加标签呢?

如果是生产商,那么不同的生产商必须采用同一标准的标签,不然就无法实现信息的交流。然而,让所有食品生产商使用统一的标签,可操作性不强;如果是超市,这样比较容易实现标签统一,如此一来无疑是增加了超市的资金投入,试问哪个超市会愿意呢?更何况物联网冰箱不可能只与一家超市实现信息交互,让多家超市都按你的要求做,难度可想而知。

最后,不同的企业间的产品因标准不同而无法兼容,为了实现物联网,就必然要求家店企业和食品生产商使用同一标准,而目前,还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可以满足各家的需求。

RFID标签的应用是物联网应用发展的基础,为了能够实现物联网冰箱与食物的信息交流,必须依赖于贴在食物上的RFID芯片。除RFID标准不统一外,目前标签的成本高且智能化程度也较低。基础设施不完善和产品的性价比低,都严重阻碍了物联网的发展。

物联网和互联网一样,不受地域的局限,那么如何才能实现不同国家与地区间的协调与信息交互呢?这也是家电物联网无法回避的问题。

 

企业单打独斗阻碍发展

2010上海世博会期间,海尔向大家展示了U-home物联网家庭,诠释了网络家庭的新标准,向人们展示了崭新的网络化时代的生活方式。美的集团也在几年前投资研发物联网家电技术,冰箱、洗衣机、空调、微波炉等家电在产品智能化的同时都融合了无线通信技术。长虹几年前的提出的“智慧家庭”概念已经开始应用……

一时间,几乎所有的家电企业都试水物联网家电,然“没有规矩,不成方圆”,物联网的组建同样要有一个规矩,这个规矩就是标准。

海尔、春兰、清华同方、中国网通、上海广电、上海贝岭等多家公司发起组建了家庭网络标准产业联盟-ITopHomee家佳)。该联盟以家庭网络系统为中心,着重探索家庭范围内各产品和设备的网络互联商业运作模式。

以联想、TCL、康佳、海信、创维等国内电子信息企业为骨干的闪联标准工作组于2003年成立。其核心任务是实现信息设备、家电和通信设备的智能互联,为无线通信技术、信息安全以及中间件行业应用等等多方面提供标准支撑。

无论是e家佳还是闪联,都是物联网标准联合工作组的成员单位。按照工信部的要求,e家佳侧重于家庭产品,闪联侧重于办公环境的应用。表面上看两者相安无事,然而依据市场环境的变化与发展来看,家庭网络才是市场竞争的最终焦点。就目前来说,两方在标准之争中已展开了多次较量,从长虹的“智慧家庭”到海尔的“海尔e家”,双方的标准之争从来就没有停息过。

标准之争的本质是利益之争,从双方的成员来说,背后都有大批的家电、广电和IT企业做支撑。一旦在这场标准之争中取得话语权,那么家电物联网这片蓝海给其带来的市场不可估量。

家电由传统走向智能化并实现互联是家电未来发展的趋势,而家电物联网的实现则需要一个统一的标准。而在目前的标准争夺战中,各企业单打独斗、独执一方,未能就标准统一达成一致共识。表面上是百花齐放的状态,实则严重阻碍了家电物联网的全面推进与应用。只有在同一标准下,才会加快实现不同企业、不同产品间的互联互通。

 

政府部门应该协调统一

工信部已将物联网规划纳入“十二五”专题规划,正式列入国家重点发展的五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然而技术和接口标准的混乱,严重影响了市场的科学发展。

业内人士认为,最终的标准是由市场的选择决定,谁的标准会成为主流,需要通过消费者的选择与认可。E家佳和闪联两家的标准都是推荐性的,企业可以自由选择,消费者也可以自由选择,然而消费者的选择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首先企业要通过宣传引导消费者,告诉消费者家电物联网是未来生活发展的一个趋势,并给消费者一个亲身体验的机会,上海世博会期间海尔展示了U-home物联网家庭,相信一定给参观者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只有亲身体验了,消费者才会感受到它带来的便捷,才会感受到它对于生活的改变。

然而,没有国家的宣传推进,仅仅靠企业推动市场是非常困难的。目前,最重要的是政府相关机构要明确物联网所涵盖的内容,给家电物联网以准确的定位。基础设施落后和产品性价比低是家电物联网发展的两大障碍,政府应该积极出台一些促进物联网发展的配套政策,扶持一批关键技术和应用软件开发企业,催生一个可移植物联网项目的出现。

就目前企业间出现的各自为政、技术壁垒等问题,政府应该做出统一规划,建立一个更高层的综合管理平台,真实的协调好各方利益,促进行业发展。

 

物联网的发展潜力是无限的,然而物联网的实现还存在很多问题。在物联网的组建中,技术标准、数据传输、信息安全等各方面都存在着很多的问题需要解决。很多核心技术尚在发展初期,产业化发展不足,距形成一个有效应用的市场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

此外,组建物联网的过程中还涉及到各方面的管理与协调,各商家之间的合作与互惠等等问题。这些都需要有一系列的政策法规的制定和完善。产业的发展要靠企业自身的努力,也需要政府相关政策的扶持与推进。

家电物联网虽然已经提出很久,然而真正的发展才刚刚开始。不久的明天,我们就可以在回家的路上发条信息,让微波炉启动电饭煲煮饭,不要因抄个水表电表而给陌生人开门,食物没了可以通过冰箱购买,家庭安防可以通过手机操作,一切家居可以一键操作…… 安全、便捷、智能的生活方式不再是科幻电影中的场景,它正随着物联网的发展而变为现实。

 

文章发表于《互联网天地》,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等,谢谢 !!

联系:mailto_hjy@163.com  QQ :574453286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