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天2号了,又是个温暖的周六。早上去超市转了转,进门还是查验苏康码和行程码,南京到现在还没有摘星,也不知道什么时候可以有好消息。前晚,我所住地段周边的五个小区,晚八点解封了,这几个小区的居民开心的欢腾起来,都出来走动了。也是的,被封了半月了,不给出门的滋味,只有他们知晓,估计憋坏了,太难受了。
昨天又开启了做核酸节奏,做了第十轮核酸。今早跑去小区核酸点看没人,心想估计是48小时检测一次吧!这样也好,48小时检测一次,我觉得挺方便的。万一过几天弯弯学校通知开学,要有核酸检测报告,这下我就不用犯愁去哪儿做了,现在有48小时核酸就等于有了通行证。假如身体不舒服的话,上医院,没有这个也不行啊,正好现在还有地方可以做,那就不用担心了。现在的生活就是每天都在担心,什么时候是个头。总在心里担心着明天突然又发生了些什么,说实话真怕,怕孩子一直都回归不到校园上课,网课四十分钟虽上着,但至于效果,真是未知,就担心一旦经历考试,那就看出很多问题所在,毕竟不是老师现场教学,吸收能力和程度有限,不得不说,这疫情给予孩子都是不能圆满的收获。就疫情来说,快三年了,这一代大学生,明明上的本科,确变成网课,学不到东西,也没有社会历练,这些孩子将来一旦步入社会,不管是社会实践经验还是自己的专业学习,肯定是有区别的,太难为孩子们了,真心的不容易。现在的生活其实都不苦了,可内心就感觉不是滋味,有点苦涩。我也学一学周秉昆了,那句经典的话:生活苦么,嚼嚼就咽了。其实人呐,这一生,还是要有点甜,才觉得没有白白受苦。19年前的张国荣,就是个傻孩子,不肯尝尽生活的苦,哪能吃到偶尔的甜。日子再苦,哪怕明天突然又发生了些什么,也不怕,至少要有这一天的欢喜,日子就会有盼头了。
追完了《人世间》,又在追《心居》,海清又一次在电视剧里买房难了。对于咱老百姓来说,有间房子来安居乐业可是生活里怎么也绕不开的大事。房子房子,许多家庭的命根子。电视剧《心居》讲述的便是一个上海普通大家庭围绕房子所发生的日常点滴,以及从点滴中窥探的微型社会生态。由海清饰演的冯晓琴,作为外地媳妇,不仅要无时无刻为整个家庭的柴米油盐而奔波操劳,还要面对公公、夫妻、母子之间的矛盾和错综复杂的姑嫂关系,这些也是对海清扮演的冯晓琴不小的考验。幸亏《心居》选角也灵,海清用自己细腻的表演与灵巧的把握,把迫切想要融入上海大城市家庭生活的冯晓琴演绎得活灵活现。冯晓琴就好比现实中的需要自己有套房子的,可以在大城市有立足之地的人,这样题材电视剧真的很贴近生活,看了非常的有感触。就如原著作者兼编剧滕肖澜所说:“我写的不仅仅是这两个女性的伤痛、努力和自强。我们在写每一个在生活中挣扎向上、在爱中求索失落的人,我们希望这个故事,能给予人们在生活中如萤烛般的光芒,微弱,但带来安慰”。这些平凡的生活,蕴藏着人们追求幸福的渴望,这正是这部剧的看点,把正能量都传递给了每一个观众。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