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生活杂谈学习感想 |
分类: 心情、美拍、初二、三、美食 |
今天继续分享《皮囊》读后感。每次品味一本好书的时候,就感觉自己收获不少。看完就会想写篇走心的读后感,看书的同时,我会做好阅读笔记,记录下来的感想,都是我最感性的认知。作者的每一章节,我能感受到了他的心路历程。他以细腻朴实的文笔,讲述着一个个令他终身都难以忘怀的故事,从而让读者都能理解发生在他身上的人和事。
今天重点写一下第三章节《残疾》。通过残疾,他了解了父亲,也认识了父亲。强壮的父亲中风瘫痪了,一次次尝试恢复,而一次次的失败。父亲的行为像个孩子似的,简直是无理取闹,直到父亲后来去世。当看到作者气急败坏的大骂父亲时,看得我当时就心里很难受,我想,这就是最可怕的“子欲养而亲不待吗”?他的父母亲历经几重苦难的皮囊养育了他,让他脱离山区,定居城市,在皮囊渐渐衰败时,也不会去拖累自己的孩子,不愿和孩子生活在一起。其实,更多的时候,作者是很想他们都在他身边的。因为,和他们一起的时光,就是会带来无穷的力量,心里就会有着说不出的安宁和踏实。
在当代的作者中,已经很少能看到这样的好作品了。文字简洁,没有一丝的累赘,更没有华丽的文字修饰,只有朴实无华简单的口语般语言,却蕴含着深刻的道理,让每一个读者都能理解到书中的哲理,非常值得一看。
“生活中很多事情,该来的会来,不以这样的形式,就会以那样的形式”。文章中的这句话,我特别欣赏。一个看似平凡的一句话,背后却包含着那些并不简单的道理,感动走心。(读后感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