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老南京话:三月三,冻得把眼翻

(2021-04-14 13:06:48)
标签:

杂谈

生活

老南京话

分类: 心情、美拍、初二、三、美食

       今天三月三,正是应验了老南京人的一句老话:三月三冻的把眼翻。昨天好像就开始降温了,到了晚上气温逐渐下降,而且风飕飕的,就这天气,我还是带着小跳跳居然在外面转悠了两小时,感觉越走越冷,鼻子冻的酸酸滴,浑身冰冷。回到家第一时间喝了袋板蓝根冲剂,过了会体温才缓过来。其实,这天气每年此时都会来这一套。下面,我想写段有关这天气的南京话,写的不好,请多指教。虽我是老南京人,但地道的南京话还得来自老城南人,我小时候也在城南待过,跟着说,也就觉得南京话基本上都蛮好理解的,那就请大家细细看来。

 

 

       几天前天气还暖和得儿(点)可昨晚又来了一股冷空气,气温又下降了七、八度。这正应了老南京人的一句话:“到了三月三,冻得把眼翻”。这样反反复复的天气,还会有段时间呢。记得小时候,正月十五过完年后,我们小娃儿家(们)就巴望天气快得儿(点)暖和起来,好早得儿脱掉身上的棉袄,这样疯(玩)起来,浑身才刷刮(畅快)呢。虽说这刻儿(这时)在季节上,但老天爷却不买你的账,时不时的还会有小股冷空气或寒潮来捣乱。这刻儿若是早早急于脱去冬装,有时还会感到冻手冻脚呢,真是春寒透骨啊,冻得抖呵呵的。南京话也是这么说的,我只能写点平时常讲的话,有补充的可以指点一下。要是经常看南京十八频道《听老吴说说》节目,估计我还会多些一点。

 

 

       那昝(zan)子,老年人见我们小娃儿家急吼吼地要脱掉棉袄,就会告诫说,“到了三月三,还冻得把眼翻呢”。这里说的“三月三”,指的是阴历,而农历却要到四月份了。意思是说,眼下要脱掉棉袄,为时过早了,以此形容南京的春天,像猫儿脸似的,变化无常,时不时地还会遭受北方冷空气的南下侵袭,使得气温冷暖不定。所以,根据生活经验,老南京又有“春寒冻死牛”、“吃了端午粽,才把棉衣送”等之类的说法。

 

 

       现在看来,这些有关节气的俗语,还是有一定科学道理和生活哲理的,它是人们多年来生活经验的体验和总结。因此,春季到来时,一定要注意防寒保暖,尤其对老年人而言,更要注意春天天气的变化,适时增减衣服,不要过早地脱掉冬装,切记“春捂秋冻不生杂病”一说。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