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家教的跟风现象,妈妈们都有想让孩子尝试之心。是呀,很多时候在想做了妈妈,有了孩子,和以前便有了很大的不同,对我而言,最大的区别就是仿佛进了一个全新的领域,什么都需要重新学习,什么都需要从零开始了解,因此看多点、听多点、学多点,便成为了很自然的事,无论是通过网上论坛、文章学习,还是通过和其她妈妈交流学习,了解到的东西也就这样慢慢积累起来。
刚开始的时候,了解到一些对育儿有用的东西,恨不得马上就付诸实践,慢慢的,时间长了,发现对孩子有用的东西越来越多,再想要一一实践也不切实际了,再之后发现那许多许多经过别人实践论证对孩子有益的东西其实也有相互矛盾相互冲突的地方。于是,渐渐沉下心来想一想:我们到底需要的是什么。
前几日晚上看杂志的时候,无意中看到一段话,原话不记得,前面的由头也不记得,大概就是说,我们总是对别人良好建议趋之若鹜,恨不得一一采纳方为之上,但最后我们忽略了我们需要的是什么。以通俗的比方来说,明明已经吃饱了,但看着别人一拥而上,又不顾自己已经吃饱,不顾新上的菜是否合自己口味,都要再塞进去才觉得自己没有亏欠。
育儿路上,很多时候仿佛也是如此。就在弯弯一岁的时候,我看着别人的孩子都去上早教了,马上觉得自己不送去就是耽误了弯弯的智力发育似的,但是我没有跟风。一想,自己还没教过,孩子一句都不会,赶紧买本唐诗三百首回来,天天对着弯弯念。再过段时间,想起来之前忘记了给予弯弯的音乐培养,又赶紧的弄点唱歌跳舞的教材回来抓紧培养弯弯,后来弯弯长大了,可借鉴的项目就越来越多,我想无论学什么、做什么,都是为了孩子好,都是有理由、有目的、有益处的。只是这看上去学了都有理的项目,的确是越来越多,而我们和孩子的时间又都是这么有限,如何才是好了,后来我心里揣测了,还是顺其自然的好了,这样弯弯不累,我也轻松。
也就在前几日听弯弯的同学家长说她的孩子上家教了,有一堂叫“语言的艺术”,我当时真是目瞪口呆,现在的家教课都已经这么高深了,再详细问问这家长孩子上的什么内容,她也说不清楚,大概也就是读读一些美文,分析一些词句运用。我一开始想,这样我以后也可以自己给弯弯上这个课,可后来再一想,这有上课的必要吗?所谓母语,便是我们最熟悉的语言,而语言的目的不过是表述清楚准确,如果词句再美,不能准确表达,那也是没有意义的,语言的表达是我们每天日常生活都必不可缺的,从日常中已经可以足够积累,那这样的课程又有多大的意义呢?我觉得,如若是我,我会暂停课时,不如把时间交还给孩子,因为生活中的语言学习在生活中吸收更好。对于不同的家庭,不同的孩子,并没有什么东西是非学不可,必不可缺的,花时间去学一些,必然就失去时间去获得另一些,而每个家庭孩子擅长所需的目的都是不同的。家教与其跟风尝试,不如留点空间给孩子,看看我们的孩子是不是需要了,这样的效果能否对孩子的成长有利,妈妈们都想想吧,说一说吧!
新浪育儿博客首页推荐博文,非常感谢丁当妈妈的大力支持推荐!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