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前几日我在读者上看到,有这样一道非常特别的算术题,小学生都能轻松如流的回答,可是我们用了毕生的精力,都有可能做不好的题目:年轻的妈妈在22岁的时候生下了一个孩子,朝夕相处了19年后,孩子外出闯世界去了。如今,孩子有半年时间没有见自己的妈妈了。他算了一下,妈妈现在41岁了,如果妈妈能活到100岁的话,也就剩下59年的时间。如果他继续这样半年回家看妈妈一次的话,母子就只有118次见面的机会了。
看完这个故事,你会怎么想?你会像我一样想,这个孩子真幸运,他的妈妈还这么年轻,在这个阶段能想到这些,这个妈妈是幸福的。可是,我们的父母呢?我们还有多少和他们见面的机会呢?
或许你还会想到,自己和自己的孩子。不错,你或许会认为自己和孩子的时间还很长很长,因为你的孩子还那么小,是不是?不,请跟着我一起来算算吧!以我的弯弯为例,她今年六岁了,等到她上小学还有1年的时间,等到她上大学则需要13年的时间,而上大学以及工作后结婚生子的时间,基本已经不属于我们了。那么,这13年的时间,除去每天上学的8小时之外,孩子真正和我们在一起的时间,即(24-8)*365天*13年=75920个小时。现在,你会觉得这些时间是多么的珍贵了吗?
时常会听到身边的一些妈妈在抱怨自己的孩子,因为他们牺牲了自己多少的时间,当然也包括我自己。事实上,那75920个小时里,我们又有多少时间真正和孩子在一起的?事实上,我远可以在孩子睡着了之后,再去洗那些永远洗不完的衣服和碗;我也远可以在孩子上学后,去逛自己喜欢的博客抒发一下抑郁的心情;我也远可以推延晚饭的时间,陪孩子在多玩几分钟;我也远可以放下手中的相机安心的陪孩子逛逛公园,放放风筝,散散步。而这些,仅仅是75920个小时里的沧海一栗,却汇集起“妈妈太忙”的诸多礁石。
其实,当时光精确到数字时,还有很多“作茧自缚”的例子。我们每天生活着,抱怨着,以为生活只是这样那样的给我们增加一些不必要的负荷,譬如举步维艰的饮食譬如污染严重的环境;譬如节节攀高的房价;譬如居高不下的油价。可是我们并不知道,不是生活抛弃了我们,而是我们抛弃了自己。既然饮食得不到切实的保障,我们为什么要频频去那些地沟油泛滥的场所呢?既然城市的尾气明显超标,那为什么只去菜场超市的五分钟的路程,我们都不愿意多走一步要开着车子去呢?既然有一家三口蜗居的幸福,我们为什么还要去仰望几千坪米空荡荡的烦恼呢?既然油价只升不降,那我们为什么还要琢磨把小马换大炮哀呼“油老虎”的嚣张气焰呢?如果把世界末日冠以时日,把生命尽头加以倒计时,那么所谓的这些,会不会成为我们为自己抗争的理由呢?
又如是,夫妻之间为一点点小事唇枪舌战大动干戈反目成仇,婆媳之间为芝麻绿豆点事处心积虑积怨结仇怀恨在心,朋友之间为钱财利益勾心斗角尔虞我诈老死不相往来,这些,假如都知道自己有期限,而且期限指日可待,那么,一切都还是那样重要吗?如果我们一直在怨恨和悲哀中生活,即使给我们一万光年的时间,我们也活的不快乐不轻松,苟延残喘一辈子又有什么意义呢?
世间的一切,彷如隔岸观花,云淡风也就轻,看开一点多好。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