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两个故事有感不同的教育方式

(2011-09-29 08:39:45)
标签:

杂谈

日记

生活汇

幼儿园

育儿

分类: 2013日记


两个故事有感不同的教育方式

    人们积累教训但凡都是两种途径,一是自己的亲身经历,一是别人的亲身经历。于是生活中,就有了很多他们的一些故事,对教育孩子方面,父母们都有了各自的启发。


    成绩教育告诉我,好老师不等于好父母。

    她叫译萱,出身在一个教师家庭。爸爸是一名的数学教师,妈妈是英语教师。在这样的书香门第,译萱的环境显得十分优越。父母是争强好胜的人,工作上顶呱呱,早已桃李满天下,天涯处处是芳草。但却处处要求译萱拿第一,不允许译萱给他们“丢面子”。

    一切都以成绩为先,成绩成了衡量译萱的唯一标准。每门功课都提前让译萱学习,在读初一的时候,译萱就已经完成了初中三年的课程。这样的超前让译萱拥有了傲人的成绩。父母觉得十分的满足,译萱就像他们的完美作品,那样的闪闪夺目。

    但译萱却并没有因为好成绩而拥有好性格和好习惯。在班里极其不合群,对待老师也毫无尊重可言。任何事情都以自我为中心。因为她的教育向来是以成绩为先,既然有好成绩,那就应该“唯我独尊”,“我行我素”。
    这样一个成绩优秀的孩子,她的未来却很难让人不担忧。试想,当译萱进入社会,遇到挫折时,她还能如此鹤立鸡群吗?这样的形式教育,这样的单一标准,是否是培养孩子的正确方法呢?当某一天,译萱得不到第一的好成绩时,她的人生是否就会从此落入黑暗的低谷呢?   

 

    爱行教育再次的告诉我,好父母胜过好老师。

    他们是一对双胞胎,出身在一个普通的小资产阶级家庭。父母都是做生意的,自力更生,家庭和美。但有一位老母亲,身体状况及其糟糕。长年疾病缠身,随时都处于痛苦的边缘。

    都说男孩子醒世晚,他们就是活生生的例子。学习上勉勉强强。不过情商却是十分优秀。每天会主动给外婆按摩,兄弟之间相亲相爱,对待爸妈更是尊重有加。每当外婆被病痛折磨,说着丧气话,他们就会可爱地安慰:“外婆,别怕,还有我们呢,我们就是你的开心果!”于是外婆又一次次地熬了过来。每当父母抱怨挣钱难,他们又会懂事地夸口:“爸爸妈妈,等我们长大了,就不用你们辛苦了。”听到这样的话,父母再苦也是甜。

    我很奇怪,他们的情商为何如此的突出?直到看到他们父母的行为才终于找到了答案。尽管文化不高,他们却因为长期在社会上打拼,更知生活的艰辛,更珍惜亲情,更重视孝义。在细节上做了很好的榜样。尊敬母亲,从来没有埋怨过疾病给他们家庭带来的负担,总是体贴入微。兄弟姐妹之间又常常嘘寒问暖,相互照应。对待孩子,更是关爱有加,每晚都会给他们一个甜甜的吻,告诉他们:“我爱你们!”

    这样的行为被两个小家伙从小就看在了眼里,慢慢也就学了下来。爱和行为的教育让他们知道了孝义,懂得了尊重,明白了友爱。自然在情商上胜人一筹。


    两个故事总结,我的感悟:看完两个他们的故事,我们似乎也应该反思下。对孩子的教育,父母究竟应该怎样做?从孩子落户到一个家庭,启蒙到终身都会伴随父母的教育。好的父母如同标杆,胜过好老师。身正,不令而从。身不正,虽令不从。成绩的好坏也是一方面的,而另一方面更应该为孩子打好将来立足社会的基础。好的德行,好的习惯,好的思维,样样不可少,这是行为规范,将一生受用,这就是两个故事有感不同的教育方式。

 

 

新浪育儿博客推荐博文,非常感谢丁当妈妈的大力支持推荐! 

两个故事有感不同的教育方式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