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日记生活汇育儿杂谈 |
分类: 2013日记 |
“学习成绩”,不可否认地相对地代表一个孩子的“学习”的综合能力,而且在中国目前高考的指挥棒下,“唯分数”论的巨大影响下,学习成绩无论无何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我们否认“学习成绩”的重要,既不现实,也不理智。在中国如此,在整个亚洲都是如此。欧美的情况之所以有些不同,因为大的环境不一样。
当然,说“分数”重要,最重要的原因,是因为在目前不可改变的“唯分论”的大环境中,孩子不可避免地受着影响,尤其是孩子的自信心
。当一个三岁的孩子生病去医院打针,害怕疼痛而哭,妈妈安慰“不哭啦,打针不痛。”
痛是事实,并不因为妈妈的安慰而消失。孩子考了一个低分,妈妈安慰孩子“别难过,分数并重要。。。”,一样不会真正能安慰孩子。丈夫回家一脸的闷闷不乐,妻子安慰“岗位没提上去,没关系,钱少有钱少的生活方法。”
丈夫或许当时能稍稍好过一点,但内心还是给自己一个“差评”。
在中国虽有“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王子犯法与庶民同当”,“人没有贫贱之分”等俗语,但更多的是“书中自有颜如玉”,“十年寒窗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各种各样的校外培训辅导就是铁的证明。
相信许许多多的开明家长,当他们对孩子说“分数不能真正反映一个人的情况。。。”这些话时,这些父母也是发自内心地相信孩子,相信分数不是唯一的标准,但关键是孩子并不“买帐”,家长的安慰在大的“唯分论”环境下显得非常苍白无力。有效的方法,不是告诉孩子“分数无用”,而是父母生活中的真实榜样,父母在生活中对待事物的开明的态度,父母在生活中处理问题危机的方法,孩子们会在生活中学习这些态度和方法。
如果父母在生活中,时时处处都表现出“唯分”,“唯绩”,“唯级”等,孩子已习得了这一套处世理论,当孩子得一个差分,就算是父母说“分数不重要”时有多么真诚,都只能安慰孩子一时,但内心深处,并没有解决孩子的问题。
父母榜样的作用,许多人并不真正明白“行重于言”,以至于父母迷惑为什么孩子不听他们的“道理”。
“分数”重要,但并像一些家长所迷信那样程度的重要;“分数”不重要,也并不像一些家长安慰孩子时所声称的不重要。分数的意义,孩子有自己的体会。孩子的体会来自他们的思维习惯,而思维习惯有很大一部分,是孩子们从同学、老师、家长那里学习而来,而家长的作用最为重要。
想让孩子对待分数的意义有一个客观的认识,家长在生活细节中要注意自己的“解释风格”,特此为家长推荐一本书《教出乐观的孩子》,这几天我都在看了,这本书培养家长对事物客观的“解释风格”,有独到的简介,我们希望孩子对未来怀抱信心、对远景勇于探险、有足够的勇气来实行社会正义;我们要孩子在面对成长所带来的挫折与失败时,不屈不挠。如要教养出一个乐观的孩子,你得改变自己的悲观,你也可以改变批评孩子的方式,在适当的时候提供孩子征服的经验,你更可以直接教导孩子学习乐观的技巧。
新浪草根推荐博文,非常感谢文友同盟博客圈大力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