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教师节,分明是送礼节

(2011-09-09 16:41:51)
标签:

生活汇

杂谈

日记

育儿

幼儿园

分类: 2013日记

  教师节,分明是送礼节
 

    教师节临近,不少家长正为如何给老师送礼而纠结,而对于家长送礼的种种“热情”,其实不少老师也在为此纠结!“吃人的嘴软,拿人的手短,我不想嘴软,也不想手短。我只想好好的教好自己的学生。”

  想当初,教师节的设计初衷就是弘扬尊师重教的传统美德,没想到今天教师节却弥漫着物质化、功利化的阴霾。对广大甘于清贫、乐于奉献、爱岗敬业的教师来说,过这样的节日,不是尊重、敬重而是一种羞辱。

  因此,有些学校的老师才发帖呼吁家长教师节别送礼显得尤为可贵,不仅旗帜鲜明地表明自己拒绝送礼的态度,也是对物质化、功利化教育的摒弃,对教师本职、本分工作的真诚呐喊,对教师素养和职业道德的身体力行,更是对师道尊严的召唤,对尊师重教真味的回归。

  事实上,教师节异化为“送礼节”并非普遍现象,在教师群体中,能够以权谋私的是少之甚少,从全国而言,更多的教师,更是代其受过。大多数家长并非喜欢给老师送礼,而是担心自己不送礼,孩子享受不到公平的教育;焦虑别人送礼,自己不送礼,孩子会吃亏,被教师另眼相看。

  表面看,问题从家长身上产生,而解题之策却在教师身上。只要每位老师真诚、公平地善待每一位学生,教育、教学中一视同仁,不存在厚此薄彼的问题,那么家长的顾虑与担忧就会烟消云散。只要每位教师一些学校老师一样拿出坚决拒绝收礼的姿态,对那些执意送礼的家长,一概不留回旋的余地,那么家长就不会担心谁送礼,谁没送礼,孩子会被区别对待。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尊师重教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传统,如今教师节快到了,学生、家长借此向辛勤工作的园丁们表示感谢,也是人之常情。但在不少地方,教师节已经变质为“谢师节”、“送礼节”,家长纠结于送礼,教师纠结于收礼。一个好端端的节日为何变得“里外纠结”,原因有多个方面:

  其一,个别教师职业道德有问题,应当看到,大部分老师对教师节送礼也表示了无奈,但部分教师将学生与自身利益挂钩,主动向学生家长暗示,或者因为礼物轻重而区别对待学生,让一些家长不得不送。

    其二,应试教育的驱使,当前,考试成绩几乎是衡量学生的唯一标尺,一些家长将学生成绩提高归结为老师们的照顾,于是纷纷向老师“暗送秋波”。

    其三,社会大环境的影响,受社会上“有钱能使鬼推磨”、“舍不得孩子套不着狼”等观念的影响,花钱办事在一些人心目中根深蒂固。

    教师节让人纠结,更会对老师、家长、学生的价值观产生消极影响。因此,只有根治教育领域资源配置不均的痼疾,从制度设计和合理配置教育资源等方面多管齐下,送礼的“心病”才有治愈的希望。一句简单的问候、一张自制的明信片、一首赞美的小诗、一堂生动的主题班会,才会真正成为对老师最纯真的节日祝福。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后一篇:我眼里的秋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