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由克拉玛依大火想到的孩子教育问题

(2011-07-19 08:43:27)
标签:

杂谈

情感

日记

生活汇

幼儿园

育儿

分类: 2013日记

 由克拉玛依大火想到的孩子教育问题


    徐辛导演的一部纪录片《克拉玛依》又让人回想起那场大火。
    1994年12月8日,新疆克拉玛依市发生恶性火灾事故,造成325人死亡、132人受伤。死者中288人是学生,37人是老师、家长、工作人员及自治区教委成员。而大火至今回响着一句话:学生们不要动,让领导先走!
    火灾发生的时候,很多人都在关注,悲愤。尤其那句“闻名”的口号:学生们不要动,让领导先走!
    不需要多说,大家都懂的。愤怒。无奈。惋惜。痛恨。
    尽管徐辛导演在纪录片里通过若干当事人回忆证实这句话喊出的时候只是起了火星,并没有到后来爆炸、火势蔓延,但仍然得不到人们,尤其像我这样有孩子的人们的宽恕。
    不过今天我并不想去沉思这种人性的社会普遍存在的劣根性,相信这种口号随着时代的进步必然将会消亡。我注意到凤凰网采访徐辛导演时的一番话:
    徐辛:一开始火还没有燃得很大的时候,让小朋友坐下来领导先走的。而且有一些学生不听话,确实先跑掉了。就有一对兄弟俩,其中一个比较调皮、不听话,他就逃生了;还有一个老师不让走就没走,所以就丧生在里面。这样的情况是确实存在的。
    凤凰网文化:为什么很多孩子都那么听话,不让走就不走?
    徐辛:这里面的孩子都是每一个学校特意选出的,非常优秀、非常听话的孩子。这就是教育的问题:他所承认的优秀是“听话”--就像我片子里一对失去孩子的夫妇的感慨:“不听话的孩子都跑出来了。现在教育孩子,首先要保护好自己,能做的好事就做,不能做的一定不要做。” 
    假如不听话的孩子再多一点,失去的生命会不会少一点呢?
    怎样去教育孩子保护自己?你还会教育孩子做一个听话的好宝宝吗?一个盲从的、没有反抗意识的、老实的、听话的宝宝?
    正好昨天和朋友讨论到教育孩子听话这个话题。她的孩子经常受另外一个孩子欺负,那个孩子习惯性的踢打人,而因为朋友教育孩子不能打人、打人不对,而使自己的孩子变得不知道还手、不能还手,所以每次挨打都是朋友护住自己孩子才行,长大了怎么办?还要妈妈守护在身边吗?
    我当然不是说要“以暴制暴”,都说要教育成一个懂礼貌、知荣辱的好孩子,但是如果被礼貌禁锢成为受欺负不知道反抗,如果只能被动接受而不能主动回击,等宝宝长大后,会不会形成妥协、害怕应对的心理和性格,会不会不懂的争取自己的权利,会不会一味的妥协退缩,缺少积极进取的精神,会不会在遇到灾难面前只是听从盲从,而不能调皮的,不听话的,先把自己照顾好?
    不能攻击别人,但是遇到攻击懂得如何回击。
    不能只告诉他要懂礼貌要文明要知书达理,也要告诉他对不合适不应该的要求说不!
    我觉得我们应该逐步探索这样的教育方法,即力求建造个性和遵守规则的有机统一,既能充分保有自己的独特个性和特点,又能有效符合社会总体评价,既能遵守既有传统和规则,又不会墨守成规;既能退一步海阔天空,也能迎头面对挑战和责难。
    是不是很难?可是只要我们有这个目标,在具体的教育上就可以有的放矢,抓住孩子的个性萌芽,对其进行引导和培养,注意利用孩子有明显的受暗示性和模仿性的特点,对其进行良好的教育,以利于最初的个性特征。
  看到这样一句话,“播下行为,收获习惯,播下习惯,收获性格”。良好的行为习惯是可以通过教育来培养的,行为习惯的养成也是从孩子时期抓起的。它将对孩子适应社会的发展有着很深远的影响。
    是要一个听话的孩子,还是要一个看似调皮实则有主见、能判断的孩子?
    亲们应该有自己的答案吧。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