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别人家的孩子

(2011-05-28 08:13:20)
标签:

日记

生活汇

育儿

分类: 2013日记

  先发两个弯弯喜欢的《快乐星猫美劳》手工作品

别人家的孩子

别人家的孩子  弯弯做的《趣味线轴车》
别人家的孩子  
别人家的孩子  弯弯做的《悠悠球》

   最近网上流行什么?
   如果你看到有这么一条微博,叫“别人家的孩子”:有一种生物,他从不玩游戏,不看电视,也不聊QQ,天天就知道学习,长得好看又听话,回回年级拿第一------你看了会怎么想,会忍俊不禁吗?还是会羡慕呢?或者说,你会嗤之以鼻,一笑而过?
    我觉得这段话虽然简短平直,但却一针见血入木三分。我们活在当下的人,谁没有受过“别人家的”压制呢?为何自己总是那么矮小,别人家的总是那么高大;为什么别人无所事事却腰缠万贯,而自己忙忙碌碌却总为五斗米折腰;为什么别人相貌平平却嫁入豪门万千宠爱集一身,而自己千娇百媚却沦为煮妇受尽丈夫百般挑剔指责?我们是一路被父母“比”着长大的孩子,上学的时候,比的是成绩;毕业了之后,比的是谁进了好的单位;工作之后,比的是谁家发的福利好;结婚了,比的是谁的老公会赚钱;生了孩子,又比谁家的孩子更听话更漂亮。

    人,最大的敌人不是自己,而是“别人家的孩子”。

    每一个妈妈的心里,都住着一个“别人家的孩子”。难道不是吗?

    人都说,人比人气死人。心里是最看不起那些凡事爱拿来比较的,其实心底里谁没有暗自比较偷偷羡慕的呢?似乎谁都不能免俗,又似乎谁都想境界高一点眼光远一点气魄大一点心胸广一点,这大概就是米兰·昆德拉所说的“生活在别处”吧!好茶是越喝越淡,好饭菜是越吃越不入味;熟人中无伟人,亲人里无圣人;本地不兴本地货、自己人都看不起自己人------熟悉的地方,岂有好看的风景?许是太亲近了,反倒看不出他们有什么好,或者说,更惦记他们那些不好的地方。

    记得姚明曾经说过:生活能选择吗?我羡慕你清闲来着,你羡慕我有钱来着。诚如此言,我们在羡慕别人的生活时,其实又不知不觉生活在别人的羡慕中。生活总有那么多不尽人意的地方,总有比不过别人的时候,我们又何必含怨炮制出那许许多多的“别人体”?何必一味去羡慕别人的幸福呢?可是,换个角度去想,你又如何知道,姚明没有羡慕过别人家的时候呢?或许,他也会羡慕那些个子平平过着普通人的日子,快乐着普通人的快乐的人呢?也许也有那样的时刻吧。

    我认为,一个精神富有的人,无论面对什么样的生活境况和人生际遇,都可以在其中寻觅到生活的真谛,并找到快乐的理由。精神富有的人,没必要通过比较来满足自己的虚荣心,精神的富足是人生最大的富足。而精神贫瘠者,才会不停地去比较去抱怨。说到底,我还是那一个俗人,回家闭门思过去。

    还是把目光投回到我们的孩子身上去吧!我们身边的孩子,由于出生环境和性格差异以及遗传因素的影响,每个孩子都会有这样那样的不同,因此,孩子的成长和发展也不可能完全一致。比如,有的孩子十个月就会走路了,但是自己的孩子已经十七八个月了,却还不会甩开步子自己走。当孩子再大些出现和别的孩子不同步的情况时,我们就会出现一系列失望焦虑的心绪,从而去指责孩子,拿自己的孩子和别人去比较。当我们对孩子所做的事进行挑剔、批判时,就已经代表了对孩子的某种不信任。其实,孩子也有自己的想法,她或许只是在某个阶段对这件事不感兴趣,所以没有认真去做,或者说是没有打算去做好,而不是像我们所认为的那样“没有能力做好这件事”。

    由此,我们要牢记,无论什么时候,都要毫无条件地信任自己的孩子。信任,会激发孩子的潜能,会让我们的孩子变得更加自信。虽然某件事情确实自己的孩子存在着一定的缺陷和障碍,但是假如你不把它看成是重点,那么也只不过是一个小小的可以忽略不计的问题而已。我们的心态直接影响到我们的孩子,我们自信而快乐,那么我们的孩子也能吸收我们的元素,认清自己的不足,扬长避短,发挥属于自己的特色和专长。每个人,都是这个世上独一无二的个体,我们不应该将目光只盯着孩子身上的缺点,应该多欣赏她,找到属于自己孩子的优势并加以鼓励。也不要把孩子和过去的自己去比,和自己那个年代去比,不要让孩子成为另一个自己。凡事我们都要左看右看,上看下看。只要愿意,立足自己,一切幸福都可以自己创造!

    其实,不论拿自己和别人去比较,还是拿自己的家人或者孩子和别人去进行比较,反映出来的问题还是很多很多。也不是绝对不能去比,比了之后又能怎么样呢?化为动力是最好,如果一旦化为怨气就很不可取了。所以我们一定要随时检讨自己的教育方式,育儿,切忌急功近利,而是要按照孩子的自然成长规律,慢慢地来。别人家的月亮未必就比自家的圆,只要我们善于发现,并有足够的耐心和爱心,去等待和陪伴孩子的成长,那么,我们一定会发现,哪里的月亮都是一样的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