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转载]凄美的故事,暖暖的母子情缘

(2010-09-15 08:22:27)
标签:

转载

http://s11/middle/6500e85fg8d8b4a8f6e6a&690

凄美的故事,暖暖的母子情缘

——难忘瑜儿的《半块金锁片》      

  文/雪儿飘飘

 

http://portrait1/1639879352/blog/50  瑜儿     链接原文:《半块金锁片凄美的故事,暖暖的母子情缘凄美的故事,暖暖的母子情缘

 写给瑜儿:我的文笔有限,但《半块金锁片》又在我的心里久久停留,很想写点文字,表达心怀,如有不当,请瑜儿明示,谢谢瑜儿。——--雪儿飘飘
 
 http://www/uc/myshow/blog/misc/gif/E___6778ZHE1SIGG.gif 瑜儿,新浪博客“宁静的天空”圈主。文笔细腻,文风朴实,善于记事兼抒情。一进入瑜儿的空间,就能听到生活里或低吟或激跃的旋律里流淌的心曲。昨儿阅读了瑜儿的小说《半块金锁片》,心的上空便盘旋着一只秋日里不愿离去的大雁,声声嘶鸣,低低盘旋,我的视线跟着它在飞,眼里看到的是瑜儿的半块金锁片,心里想着的是半块金锁片里的事。今儿我愚钝的思维,虽不能准确捕捉瑜儿笔下的信息,但一颗难以平静的心还是驱使我拿起了笔,再次聆听瑜儿的《半块金锁片》里凄美的故事,暖暖的母子情缘。

第一、巧设插叙,为暖暖的母子情缘铺陈

小说篇幅不长,共25个自然段,但情节迭起,巧设插叙,将一对母子在不知是母子关系下相处一生的感人故事挥洒得淋漓尽致。

“半块金锁片”是推动故事情节发展的线索。“半块金锁片”牵着主人公勤生对母亲唯一的记忆,“半块金锁片”里藏着勤生的娘(娘是勤生从腊月冰天雪地里在自家门口的柴禾垛旁救的一讨饭的老太太)对儿的思念。这对母子就这样演绎了一曲悲情的让人久久不能忘怀的母子悲情的歌。

“凄美的故事里,暖暖的母子情缘”得以怎样的渲染?方法得力于一条线索——巧妙地插叙。

请看故事的开端第一至四自然段。小说刚一开始,就描写了勤生娘去世的噩耗给全村人带来的匆忙和勤生因娘去世的泪滴,铺陈一个悲情的天地。

小说的第五至第九段自然段则是故事的发展,文章渐渐揭开了“半块金锁片”的朦胧面纱。第五自然段,插叙了勤生娘的来历,上下文衔接自然,又为人物增添了一层怜悯的外衣。

第六段香叶的一碗面让勤生从回忆中走进现实,又借勤生妻香叶的视觉又一次插叙,展开了对勤生身世的叙述,交代他是个身世苦,懂事、孝顺、爱劳动、勤快的孩子。

第九段用外貌描写的方法刻画人物,突出人物性格的爽快,照应题目,为后文埋下伏笔,在香叶与勤生的轻松对话中交代锁片的来历,通过香叶的眼透漏出勤生的爹不是他亲生,此时隐隐在写人间的至亲至善。此时一段通幽的路让半块金锁片展现在读者的面前。

在这一部分,勤生的孝顺,娘的体贴与呵护,无不弹奏着一曲母子情的乐曲。为下文母子间的“暖暖的母子悲情的歌唱”尽力铺陈。

                          http://s16/middle/6500e85fg8d8ae875f2cf&690

二、高潮骤起,让母子感情笼上一层无法捡起的叹息

小说从第十自然段开始到结尾,是故事的高潮和结尾部分。娘去了,在勤生对娘的回忆里那半块金锁片又一次浮现在读者的面前。娘在弥留之时再一次看了勤生的那半块金锁片,只是“看了又看,两行热泪顺着脸颊往下淌”,“娘这时却猛地拾起身子两眼死盯着勤生,半天一个字一个字的蹦出一句话:儿呀,娘跟你过了十年,娘没白有你这儿子,娘有福啊….话停在半空,娘就去了。一只温暖的手停在了勤生的脸上。一只手还紧握着那半块锁片。”这震撼的一幕给读者留下了悬念:勤生的娘为什么说她没白有勤生这儿子,她有福啊?为什么说“一只温暖的手停在了勤生的脸上”?难道娘在离开人世的那一刻明白了勤生就是她的亲儿?那为什么不告诉亲生呢?

就是这样的情节安排,让主人公的对母亲的情感上凭空添上了一笔挥不去的遗憾,留给了读者心里也挥不去的叹息。

结尾在妻香叶给娘整理衣物时发现娘日日常看的小匣子里装着“半块金锁片”的事,才揭开了这一场母与子的情结。但故事的揭晓却是勤生的痛不欲生,却是凄美的故事里的母子悲情的歌唱不绝于耳。


                              http://s7/middle/6500e85fg748de52bdf36&690
三、心理刻画对故事情节的作用

小说的又一大特色就是心理刻画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如“勤生坐在炕头,不禁想起娘去世前那几句奇怪的话。”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向前发展。又如:“他不信,一个人四处流浪四处要饭了十几年寻找他的儿子…难道娘想她亲儿了?”此时的心理描写将故事推向了高潮。再如:“勤生紧闭上双眼,脑海里浮现出爹在世时他每每问起娘的慌张表情,想起他小时候爹总是带着他搬家,搬了几次家才停留在这里,他想起爹去世时的欲言又止。他想起第一次见娘,娘醒来后仔细端详自己的温柔眼神…他想起娘温柔的微笑,渗入骨髓的关爱….原来…原来….”作者通过心理刻画写出了故事的结局,留给读者的是无尽的思索。

http://s7/middle/6500e85fg8d8aec939756&690
四、描写与叙述的魅力,精彩的词语运用,揭示人物的内心世界,彰显文采的光华。

1、  小说出色的描写,扣人心弦。

如极简的外貌描写、神态描写等的用笔,揭示人物的内心世界。

神态描写:“微微的笑着”写出娘的慈爱;“直愣愣的瞅着娘的照片”中的“直愣愣的瞅着”写出了勤生对娘的渴望。对勤生外貌的勾勒,寥寥几笔刻画出勤生的长相及性格。如:“个高,结结实实,皮肤黝黑透着健康的光泽,一双大眼睛总是像在笑,挺直的鼻梁丰厚的嘴唇,是个帅小伙。”写出了勤生是一个结实、健康、爱笑的帅小伙。

2、  准确用词,传达人物的心情。

表现在:“勤生娘去世了,这个消息转瞬就象长了翅膀,几十分钟不到就传遍了村子,没办法,村子太小,勤生娘平时为人又太好。”“像长了翅膀”的“长”,写出了消息的迅速传播,及勤生娘在乡亲们心中的位置;“勤生和老婆香叶红肿着眼睛,跪在灵前”,此处的“红肿”写出了勤生夫妇对娘的离世的悲痛过万分,眼泪不知流了多少,又有多少个夜晚没有合眼,子对母的那份恋情尽显其中。

像这样的例子,在小说中随处可见,如:“勤生收起链子,闷闷地说”的“闷闷”;“ 香叶一眼就看中了勤生”,中的“ 一眼”,仅此一词便道出了香叶对勤生的喜欢。

3、  简洁的叙述

如:“人死停灵三天”,这句话隐含了当地的风俗习惯;“屋里屋外收拾的利利索索干干净净的,一下子让村里白眼红眼的都开始刮目相看起来”,此句中的“利利索索干干净净”写出了勤生娘的手脚麻利,勤快的个性特点;又如:“勤生红了双眼,又跑回来,死盯着老婆问:你哪来的锁片?”中“红了双眼”、“死盯着”,无不传达出勤生此时吃惊、怀疑而又焦急的心情。又如“香叶又咽了口唾沫,说:娘的”中的“咽了口唾沫”生动地再现了作为农村人的动作习惯。

4、  闪光的细节

小说中的细节描写,触动人心中的那根悲情的弦。请看这一出描写:“红绸里是一小团婴儿的胎发,和几片小小碎碎的东西,细看才看出来是软软的小指甲。”红绸里的一些小碎东西、胎发,特别是“软软的小指甲”,如琴弦就在读者心灵最脆弱的地方弹奏。一如娘看到了遭难的儿,泪流满面,悲情顿生。

5、社会的声音在文章里作响

如“报纸上硕大的红字写到:今晨警方破获一重大拐卖妇女儿童团伙,抓获嫌犯数人,拐卖嫌犯落网,警方尽力搜寻被拐妇女儿童。只是时间久人数众多,估计有些孩童已经拐卖过程中死亡,有些多次搬家已无迹可寻….再看内容,豁然就是娘”,文中与社会接轨,透漏社会的不良现象对民众的影响,有警示作用。

总之,瑜儿的《半块金锁片》里,有母与子的遗憾,有母与子的不衰的亲情之歌,更有那让人挥之不去畅想,它们共同讲述了一个凄美的故事,共同组成了一曲暖暖的母子悲情的歌唱,告诉我们世间最美的是人与人爱的情缘。

                                 http://s5/middle/6500e85fg8d8aedd96c34&690

分享 [转载]凄美的故事,暖暖的母子情缘 [转载]凄美的故事,暖暖的母子情缘 [转载]凄美的故事,暖暖的母子情缘 [转载]凄美的故事,暖暖的母子情缘

4

已顶

0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