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境有多静,思考有多深
(2013-01-19 10:25:33)
标签:
领悟静能生慧圆通登峰造极健康 |
分类: 身心修养 |
【1】一个人一旦心态浮躁,其思考力水平和理解力水平都将跌落在常人之下。
【2】“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当代竞争社会,一个普遍现象就是心态浮躁。人们只知道一个劲的向前冲,却不知道如何安静下来,去领悟“静能生慧”和“以静制动”的道理。
【3】思维方式决定行为方式,因而思考力是第一竞争力。
【4】日益激烈的竞争表明,仅仅依靠应试教育得来的一纸文凭,无法面对竞争的现实挑战。竞争迫使人们提高自己的思考力水平,以获得精神上的优势,并需要将这种精神优势通过行动转化为竞争优势!
【5】思考力作为一种能力,它是由思维体系的完整性程度、思维方式的完善性程度、思维的对象化能力三个方面决定的。其中,思维深度、思想高度、思维速度、思维广度的统一性决定着思维体系的完整性;科学思维、价值思维、应变思维的统一性决定着思维方式的完善性。由于很多人没有形成相对完整的思维体系和相对完善的思维方式,影响了思考力水平的正常发挥。
【6】所谓事实判断能力,指的是一个人对事物真实性的领悟、分析和判断能力。一个人的事实判断能力取决于他的科学思维水平。
【7】文化诊断学创立者曹政钧先生多次告诫读者:应变思维必须以科学思维和价值思维为基本前提。
【8】如果思考不复杂,认识就不深刻,就会导致头脑简单。如果行动不简便,工作就繁琐,就会导致效率低下。
【9】文化是创造力的对象化,创造力是思考力的对象化,因此,文化诊断学的思考力培训具有以下特殊性:
(一)理论化——把看似简单的事情复杂化,穷尽心智,使思考在深度和广度上达到“登峰造极”的地步。简单的事物往往隐藏着复杂的道理,复杂的道理往往借用了简单的形式。在没有进入实质性的行动之前,把简单的事情复杂化有利于思考。通过理论将简单的问题复杂化,其目的是便于在具体实施的过程中使复杂的事情变得更加简单。
(二)技术化——通过着力点,根据现实的相对性条件,把理论转化为可操作的技术,将复杂的事情简单化,条理化、流程化、标量化。一旦进入实质性的实施过程,把复杂的事情简单化有利于行动。
(三)艺术化——在操作过程中将技术标准与主体的个性特征结合起来,达到主客体关系的协调统一,创造“和谐美”。在这里,理论是一门哲学,技术是一门科学,操作是一门艺术,能够将它们融会贯通的,就是文化诊断学要培养的思考力。
【10】理论属于思想范畴,其关键在于指明方法和方向。实践属于运用范畴,其关键在于操作技术。
【11】能否将简单的事情做得不简单,体现了一个人的品德,因为没有诚心、诚意、诚恳品德的人,在今天这个浮躁的时代,不可能将一件简单的事情做到不简单,也不可能将操作技术升华到个性艺术。
【12】智慧的个性是“圆通”;道德的个性是“方正”,能否将二者统一起来,体现了一个人的实践判断能力。
【13】思考一旦形成力量,就能够形成能力(能量)之间的相互转化,因此,思考力、行动力、意志力具有内在的统一性。文化诊断学非常强调三种基本力量的培养,即:思考力的提升、行动力的增强、意志力的磨炼。并且,思考力是前提、行动力是根本、意志力是保障。
【14】认识“道”需要智慧,遵循“道”需要品德,因而,智慧的最高境界是道德——这是文化诊断学思考力教程的基本特色。
【15】知识和能力的获得方式是不一样的。一般来说,知识来自阅读,能力来自锻炼。阅读在于多,阅读越多,知识量越丰富。
为了避免“读死书”和“死读书”的现象,我们以《文化诊断学思考力专辑》为基础,特别强调在线交流和实战练习。这样不但可以培养学友的思考力,而且可以锻炼学友的沟通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