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吴知行
吴知行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3,990
  • 关注人气:299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适度紧张是心理健康的“维生素”

(2011-10-06 08:18:20)
标签:

心理学家

神经衰弱

溃疡病

孔子

健康

分类: 心理学

     适度紧张是心理健康的“维生素” 

 

    人们一般认为,精神紧张对人的健康无益,因为紧张的生活会使人体内有害物质过度释放,容易引起高血压、动脉硬化、心律失常、神经衰弱、溃疡病等病症的发生。尤其是患高血压和冠心病的人,如果精神紧张危害更大,容易诱发心肌梗死、中风等症状。这些认识有一定的道理,但不全对。据国内外学者的最新研究证明,适度的紧张是保持健康的“维生素”,多不得,但也少不得。这种新的观念正日益为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 

  紧张,是每个人都会出现的一种精神状态,是指精神处于高度的准备状态、兴奋状态。这种状态,其实就是机体在进行一次总动员,使机体肾上腺素分泌增加,心跳加快有力,向大脑和各相关组织器官供给更多的营养成分。与此同时,机体的免疫系统也处于总动员戒备状态,使机体的免疫力提高,从而有效预防各种疾病。

  因此,我们这里所说的紧张是指适度的紧张。医学工作者告诉我们,适度的紧张有益于人的身心健康。美国心理学家对数百名大公司的经理调查结果证明,处于适度紧张状态下的经理,其生病和生重病的机会比工作轻松的同事要少得多。

反过来看,过度的松弛会给人带来什么样的影响呢?人们都有这样的体验:自己的工作节奏快一些,紧张一些反而感到精力充沛,生活也较充实;相反,如果早晨醒来,懒洋洋地不起床,起床后慢吞吞地洗漱,自己也整天提不起精神。而一些退休的职工,一旦离开工作岗位,生活突然变得松散后,常常比退休前易患病,身体素质也迅速下降。这些都说明,适度紧张对每个人都是十分必要的。孔子说得好:“张而不弛,文武弗能也,弛而不张,文武弗为也。一张一弛,文武之道也。”由此可见,人们在安排日常生活时,既不要过分紧张,也不宜过于松垮,应该把生活安排得充实一些,使生活的节奏适度紧张。

 

吴知行摘自网络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