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年危机?性欲的、心理的、还是宗教的?
(2011-09-07 06:59:50)
标签:
中年危机宗教色戒李安李子勋吴知行教育 |
分类: 心理学 |
中年危机?性欲的、心理的、还是宗教的?
就生命的内在动力来看,40岁到55岁是一个生命力从昌盛转向低伏的过渡期。正如天有日月,时有白昼,物有阴阳,如果以六十年为一个循环,人到了四、五十岁正好生命由高潮转向低伏的时候。中年人面临生命的克制与收敛是非常自然的事情。客观上说,我们的生命没有像孔雀那样展开过,我们也不会感觉中年的危机,正如足够的晚婚,人们也可以逃脱中年婚姻的危机。男性16岁开始呈现出生命阳性动力,象蜡烛般燃烧,45岁后是否愿意把生命的烛光调暗是男性生命长久的关键。心理大师荣格说人的内心都有双性的气质内核,中年男性体验到内在女性气质慢慢加强,开始渴望与人维持亲密联系,愿意坦诚自己对别人的需要,愿意示弱、忍让并以更柔软的方式关怀家人与朋友。中年是一个需要把男人变软的时刻,这个软不仅是心理上的,性欲上的,也是价值观,现实感,对错,进取心,审美与物欲方面的软化,模糊化。反观女性中年却是一个逐渐变硬的时刻,由于月经的停止,女性会放弃一些女性气质与从属感,转而理性、敏锐的主掌家庭与职业事务,处理亲友,朋友,孩子的关系。女人这个时候是否需要思考一个相对紧迫的问题,男人的生命年轮普遍比女人短十到二十年,如果男人软不下来,到晚年的时候谁来相伴夕阳呢?给男人一些随心所欲的放松时间,无疑是让自己不至于过早地孤单。如果男性不愿展示脆弱,女性也不愿改变感情用事,这才可能是中年婚姻危机的内在根源。事实上,中年以后男女处事与情感方式更易趋于一致,但凭这一点我们就可以说中年不是危机,而是人类生命迎接一种自我更新的美妙过程。
吴知行摘自李子勋博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