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10故宫营建六百年

标签:
202410故宫营建六百年读书 |
分类: 悦读吧 |
大明永乐十八年十一月初四日,皇帝颁布诏书,将营建北京告成的喜讯郑重地昭告天下。我们把这一天看作是明代北京城与明代北京皇宫建筑的诞辰,按公历是1420年12月8日,到2020年已经整整六百年。。
作为古代宫殿建筑的集大成者,营建故宫这样一个伟大的工程需要做出怎样的部署?故宫的一砖一瓦、一草一木又与北京这座城市的布局及功能有着怎样的联结?
故宫前副院长、古建筑学家晋宏逵在最新出版的《故宫营建六百年》一书中,从元明两朝建城起笔,一直写到宫殿落成的漫长的营建历史。
全书共五章。
第一章,介绍元代大都城建设的简史,和它的规划结构与特色。要介绍北京故宫就不能不介绍北京城。明北京不是平地起建的新城,而是利用元朝的都城加以改造。所以需要简略介绍元大都城的规划结构和特点,为明代做些必要的铺垫。
第二章,介绍明代都城建设的曲折过程和最终成果。明太祖朱元璋在取得集庆路之后,就定都问题亲自调查,反复与谋臣讨论,先后在南京、凤阳进行了大规模的都城建设。最终定都南京。
明成祖以“靖难、清君侧”的名义得天下,他高举的旗帜是“恢复祖制”,所以北京建设惟南京的制度是遵。
明代改造大都城的工程,其核心是建造明帝国都城的天地坛、太庙、社稷坛等等礼制建筑和大内宫殿建筑,开凿了南海,改建了城墙。其它则全盘继承了元代、金代乃至更早时期的北京地区先民创造的成果,元大都城中居民也基本没有扰动。明北京城移植了明初都城建设的图式,把传统文化中都城建设原则再现到元都给定的框架之内,规划和分步实施的水平极其高超。
第三章,介绍北京皇宫建筑布置的格局。明代是创造者,清代统治者以继承者的身份继续使用明代都城建设的全部成果,只是开放了明代的皇城禁区。乾隆时对紫禁城内部的建筑作了较大规模的改建,但是并没有突破原有的格局。
第四章,介绍故宫的建筑艺术。建筑活动是人类基本的生产实践活动之一,创造了庞大、复杂和耐久的物质产品。而同时它也是一个艺术创造的活动,追求建筑形体和建筑环境的美观和意境。故宫建筑群满足了皇帝统治天下、皇后统御后宫的全部功能,通过空间规划和建筑布局,显示出雄伟壮丽的主题和等级秩序。
第五章,介绍2001年启动的故宫大修工程。六百年故宫得以保存至今是民族之幸,文化之幸。作为古建筑群,它时刻面临来自人为因素和自然因素的威胁。故宫博物院成立九十五年来,延续了传统的古建筑维修的长处。成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世界遗产以后,对古建筑的维修和保护也进入一个新的阶段。
本书从建筑学与建筑文化的角度,讲述了元明清北京城市规划的要点与中轴线的形成,故宫布局与空间艺术的特色,介绍了以故宫为代表的中国古建筑艺术。最后简述了故宫建筑如何能够完整地延续到今天,和我们今天是如何按照世界文化遗产保护的要求,对故宫进行的长期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