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我们家的那点事儿
(2023-12-30 10:30:01)
标签:
盘点家事2023 |
分类: 胡言乱语 |
2023年我们家的那点事儿
1.这波流感有点猛。
临近年底,这波流感挺生猛。小到刚会走,大到九十九,各个年龄段的人都逃脱不了。病毒型和普通流感、支原体和新冠肺炎各种病毒混杂。症状不同,多伴发烧,小孩儿和老人居多,跟抵抗力弱有关。老太太和二姐先后高烧,母亲闹肚子半月之久,估计皆此因。就在月底这几天,弟弟他们开始高烧,我和父母前几天也纷纷中招。
2.家有喜事一桩桩。
电话虽少,闲暇赚小钞。心虽不甘,调剂上岸。可萌有毅力,学前转到中文去。一年推迟,二子五月大婚。四叔升辈,电杆六月有喜。欢欢六月生女,飞飞九月育儿。杨思婕硕士毕业,觅得南京婿,今朝回门,其父九泉安稳。
3.最小的叔五十五。
从六十虚岁开始,逢五逢十全家给叔叔大爷们过大生日,这是我们家2007年定下的规矩。2017年修改为五十虚岁开始。大我三岁的七叔,2018年第一次过大生日,那年他五十。当哥哥嫂子们来祝贺时,他不好意思占C位。一晃五年,这次七叔自然多了。今年过大生日的还有父亲和三叔。小叔五十五,大侄我呢!
4.家有糗事一件件。
五月事发,十月落地,只身担责,众生安宁,生平多此一笔“败迹”。年初脚踝开始痛,几个月后又闹腰,五月份被“查漏补缺”,咳嗽一直没间断,体检肺上长结节。这一年够糟心的。年中那一波,父母、妻女相继发烧,估计均是中招。跟同学听演唱会丢失手机,骑自行车摔伤在小区。老太太状态时好时坏,年内发烧两次,每次烧后精神恍惚,七月份开着家门下楼找人,幸亏有惊无险。
5.六个坚持又一年。
每月第一个周六,兄妹三家跟父母团聚,此举来到第九个年头。每年年底,盘点小家庭大事情,这个习惯坚持到了八年。每年年初列个清单,选择性读书坚持了八年。还有这三项坚持的也很好:我们仨每年照个合影,我们大家庭定期照全家福;我每年春节回家陪父母过年,她们母女俩没特殊情况也都回;根据身体情况,选择合适项目运动。
6.带着父母逛河南。
去年特殊情况,没带父母外出游逛。今年四月,春暖花开,带父母去河南看了洛阳牡丹,顺便去了少林寺,参观了龙门石窟和白马寺。以前带父母逛过北京和东京,我答应父母还要带他们去南京和西京。不知道什么时候能实现。今年我外出也不少,三次过北京去燕郊都是工作,一次去承德塞罕坝是休养。张老师在天津待了几天,开车送她们去,高铁她独自回。平生首次,值得留记。
7.风险投资有得失。
大河有水小河满,大河没水小河干。12月的工资中旬才到账,这么多年了第一次发生。明年的基调是保工资减福利。手里有粮,心中不慌。今年收回了路桥地产的本息,期间收益不浅,总算有惊无险。闲置的新房无价无市,地下车位开始收费。股市投资迎来寒冬,全年亏损14.35%,建行基金亏损18.02%,支付宝基金亏损15.04%。全年沪指累计跌3.7%,深成指累计跌13.54%,创业板指累计跌19.41%。跑输沪指,接近深成,胜了企业板。整体形势不乐观,外围环境也不好。希望明年触底反弹。
8.中年保养调整期。
步入中年,适度保养。日常保养分两种:主动与被动。主动式保养贵在坚持,规律锻炼,适当开心,听书喝茶,取悦自己。被动保养看情况、分阶段,腰腿疼时减少运动,注意休息;查漏补缺,发现结节后,把脉问诊,中医西药。牙痛发烧,对症治疗。年中又献血两次血,呵呵~据说换血也有好处哟!
9.四老健康儿孙福。
百亩良田易主承包,隆尧农人换成南和商家,父亲短时有点情绪。不仅仅是收入,还有多年的情感。高血压成了母亲老年病,今年进过两次医院,年中的发烧和年底的肠炎。5月和11月进庄看望岳父,状态很好。还别说,92岁的老岳父不找事不挑拣,不操心不发愁,坚持锻炼,羡慕!88岁的老岳母最让人操心,常年离不开人,夏天的一个早晨差点走失,8月份和11月份两次发高烧,时不时犯回臆想病,稍微不顺心就大吵大闹。
10.身边环境变化大。
前两天窗外白雪皑皑,近几日胸内感慨万千。夏天极热冬天极冷,世间万物来去匆匆。年底人事调整,春夏大院郁葱。时隔一年再搬家,西二楼,能否到退休?父母变废为宝,捡竹竿造围墙,我们美化家园,选绿植种花树。父母在门前花园里搭建了一个大棚,种了好几样青菜。生胶不景气,金霞囤货多,他们在老家拉网线、安了监控,院里院外摄像头全覆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