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定临济寺

标签:
临济寺正定 |
分类: 游山玩水 |
临济寺离广惠寺很近,从广惠出来,沿着广场的小路往北就是今天的临济寺。
临济寺原称临济院。最早建于东魏孝静帝兴和二年(540)。唐宣宗大中八年(854 年),僧人义玄受戒于黄檗希运禅师,行司后来到临济寺作住持。据《正定县志》记载:“临济寺,东魏兴和二年(540年)建,在城东南二里许临济村。”也就是说,临济寺创建于东魏,早于临济宗。
临济宗源远流长、根深叶茂。它的创立和发展来龙去脉,在佛教经论、寺院碑碣以及佛学学者研究成果中,记载翔实。在《真定十方临济慧照玄公大宗师道行碑铭》开头即曰:“佛氏之祖,由毗婆尸七世,至释加牟尼,嗣释迦之法者,迦叶尊者为第一祖。由迦叶二十八传,而得达摩。达摩至中国为初祖,传至大鉴,号曹溪,始派别为五。大鉴传南岳让,让传马祖一,一传百丈海,海传黄檗运,运传临济。此临济一宗相传授之大概也”。与《续高增传》、《五灯会元》以及中国佛教文化研究所研究成果所记大致相同。
临济宗可上溯至过去庄严劫998佛毗婆尸,七传至现在贤劫四佛释迦牟尼。释迦牟尼,在灵山拈花,迦叶微笑,传正法眼藏,涅盘妙心,实相无相,微妙法门与迦叶尊者为西天初祖。绵延传递至达摩为二十八祖。达摩至东土为初祖,六传至慧能为六祖。六祖传下五世为临济义玄。义玄续传44代为本焕。1990年10月2日,正定临济寺主持有明,专程诣广州丹霞山别传寺,接受了本焕法师所传法卷、法衣,为45代传人。
由是,祖祖相传之佛心印,如灯续明,蝉联不绝,永远无尽也。寺塔历金、元、明、清各朝,遭受多次战火洗礼。抗战时,临济寺除澄灵塔外,有祖堂三间东配殿三间,1947年底,这些殿堂都被拆毁,仅存澄灵塔茕孑无依。1984年,临济寺交给佛教界管理,作为佛教活动场所开放,这座千年古刹又出现了新的生机和活力。自1984年以来,在政府的支持和日本临济宗的帮助下,临济寺已修复了山门殿、澄灵塔、大雄宝殿、法乳堂、传灯堂和僧寮,使寺院初具规模。
临济寺不仅是中国佛教禅宗临济一派的发祥地,也是日本佛教临济宗的祖庭。正定临济寺是世界上最早的佛教临济宗道场,也是世界临济宗的祖庭。因临济宗风机峰峻峭,故在海内外名声大振,每年亚、欧、澳乃至北美等地临济宗高僧咸来朝拜祖庭。
前面说过,正定有四座风格不同的古塔,华塔说过了,今天说说澄灵塔。
澄灵塔俗名青塔,是临济宗创始人义玄禅师的舍利塔。该塔始建于唐咸通八年(867),为八角九级密檐式实心砖塔,高30.47米,建在八角形石基上。台上为石砌基座。上为砖砌须弥座,座上有平座及栏杆,再上为莲座,莲座上即为塔之初层,初层甚高,有砖刻门窗。澄灵塔是临济寺的主要建筑,也是该寺惟一保存下来的古建筑。古塔造型挺拔峻秀,雕饰华丽,梁思成先生赞誉为“清晰秀丽,塔中之上品”。2001年,澄灵塔被公布为国宝。
此塔有一番来历:唐代义玄和尚在正定创建了佛教临济宗,成为中国佛教重要教派之一。到宋代传入日本。唐咸通七年义玄去世,翌年佛教徒在正定城内东南选址建塔葬之,遂移临济寺建于此。青塔在金大定年间重修。现仍以此寺为临济宗发祥地,信徒众多,日本佛教界朋友近年来常到该塔朝拜。
走马观花看完了临济塔,离中午开饭的时间也就不远了。赶紧回县委党校,下午还有重要的培训。












